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財政補貼“斷奶”將至,鋰電后市怎么走?

時間:2018-11-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經過十幾年政策呵護下的發展,鋰電產業已具備市場規模。財政補貼完全退出是必然趨勢。在“斷奶“后,國內鋰電企業將置身于全球的產業競爭中,屆時,能與國外尤其是日韓企業同臺競爭而不處于下風嗎?

【中國傳動網 市場分析】 經過十幾年政策呵護下的發展,鋰電產業已具備市場規模。財政補貼完全退出是必然趨勢。在“斷奶“后,國內鋰電企業將置身于全球的產業競爭中,屆時,能與國外尤其是日韓企業同臺競爭而不處于下風嗎?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經過十多年的精心培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產銷量、保有量居世界首位,技術創新在全球處于并跑甚至領跑位置,一批整車和動力電池骨干企業茁壯成長,產業發展前景廣闊。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國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迅猛的發展態勢,既得益于產業本身的市場潛力,也得益于國家和地方的補貼政策。

“隨著市場的快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逐步下降,應用優勢逐步顯現,具備了到2020年財政補貼退出的條件?!痹诖饲暗娜珖f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上,相關委員提出了建言。財政補貼退坡,若到2020年真要徹底取消,“斷奶”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該如何向前走?

補貼完全退出的“坎兒“太陡,怎么破?

2018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保有量,均占據全球市場半壁江山。已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超過2000萬輛,是國家規劃設定2020年目標達到200萬輛的10倍,新一輪產能過剩正在形成。但是,補貼退出或將導致新能源汽車銷量驟降,從而傳導至鋰電行業,“財政補貼完全退出以后,每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銷售量,可能從現在每年增長50%以上,下降到40%。這個‘坎兒’會不會太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蘇波曾提出這個問題。因此,應穩妥處理新能源汽車投資和發展產能過剩問題。

對此,財政部副部長劉偉指出,補貼政策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堅持“扶優扶強”的政策導向,充分聽取和吸收行業和專家的意見建議,調整完善補貼技術標準,并且給企業留出過渡期;同時,按照2020年后補貼政策退出的設計,參照美國、德國等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經驗,不斷完善其他相關政策措施;此外,推進破除地方保護,營造統一市場。中央財政通過獎補政策,引導地方將購置補貼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切實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

降本提質是鋰電行業后市的主趨勢

在國家扶優扶強政策引領下,好的車輛、電池、零部件供不應求,低端車輛、零部件則供大于求,優勝劣汰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證券市場是國家經濟晴雨表,從今年鋰電板塊指數就能看出資本市場對未來行情的看法,從今年年初至今鋰電池指數下跌超30%,跌幅較大;而第四季度市場擔憂明年補貼政策,預計風險偏好有所下降,因此,投資者對今年第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的鋰電行業持謹慎態度。

王傳福曾建議,提前明確補貼退坡時間節點及要求。政策的不確定性和臨時變化,不利于行業的穩健發展。由于申報環節、核查手續及里程要求等因素影響,目前國、地補資金的撥付時間大大延長。

2018年第三季度電池行業實現營收同比增長超20%,環比增長6%左右,主要增量貢獻來源于電池板塊和設備板塊,同比增長分別為48%和43%。2018年第三季度,整體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3%,環比下降15%。受價格下跌影響,鈷板塊、鋰板塊環比均出現較大下滑。2018年第三季度,行業毛利率為28%,較第二季度環比下降3%,同比下降3%。電池、設備、材料等龍頭企業的市場表現超出市場表現,好的電池及關鍵材料設備仍供不應求,因此,“降本提質”是鋰電行業后市發展的趨勢。

寧德時代曾毓群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們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我們需要考慮,其中的‘強國’如何定義。首先技術上要不斷提升,保持先進水平。其次是兼顧不同層次汽車的生產,既要做好普通車,也要做好高端車。未來,電動汽車與智能化、自動駕駛緊緊聯系在一起。占領電動汽車制高點,是我們實現汽車強國夢的重要推手?!?/p>

市場對高鎳三元電池的關注度比較高。補貼政策預計進一步偏好于高能量密度、高續航車型,因此,市場對如何保障安全性條件下提升能量密度的關注度較高,而目前高鎳是解決該問題預期較高的技術路線。預測高鎳之后的下一代選擇可能是富鋰錳基材料、固態電池。目前市場都在等待2019年補貼政策落地,據悉,2019年補貼預計下降30%至40%。

經過十幾年政策呵護下的發展,鋰電產業已具備市場規模。財政補貼完全退出是必然趨勢。在”斷奶“后,國內鋰電企業將置身于全球的產業競爭中,屆時,能與國外尤其是日韓企業同臺競爭而不處于下風嗎?拭目以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