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164.6億美元合作——全球TOP50機器人企業如何布局全球最大市場?

時間:2018-11-22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僅進博會期間,中國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就達成164.6億美元合作。

【中國傳動網 市場分析】 僅進博會期間,中國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就達成164.6億美元合作。面對火熱的中國市場,外企紛紛布局,他們如此強勢,中國企業怎么辦?不用擔心。

市場是火熱的——在今年中旬,外媒《機器人商業評論》(RBR)以創新能力、突破性應用、商業成果和潛力等因素為參考標準,評選出2018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家機器人企業名單。

美國企業占據其中36個席位,中國僅有大疆科技入榜,極智嘉(Geek+)則以黑馬之姿被列為RBR50WatchingList,有望在2019年入榜——日本也僅占3席。

中國作為機器人最廣袤的市場原始地之一,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內占據40%的全球需求。

官方數據顯示,僅進博會期間,中國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就達成164.6億美元合作,遠超參展商預期——火熱的市場現狀,這些TOP50企業又如何布局全球最大市場呢?

紛紛入局中國,一時“虎嘯龍吟”

如果要用一個詞形容中國機器人市場情況——虎嘯龍吟最適合不過。大牌外企深怕錯失先機,紛紛布局中國。我們以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為例,可見一斑。

庫卡——自認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公司

庫卡自從被美的收購后,很自覺地認為自己是中國企業——在進博會商,庫卡CEO表示“庫卡定位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公司”,想要在中國這塊蛋糕上咬下最大的一口。

庫卡的中國布局也在很早就開始——2016年和重慶長安工業合資成立機器人公司,2018年3月并入美的后,在順德新建機器人工廠,預計6年后產能提升為100000臺。而美的為了推動庫卡在中國布局,也計劃與其成立3家合資公司,以拓展工業機器人、醫療、倉儲自動化三大領域業務。

ABB——打造最先進、最環保的“未來工廠”

2018年,ABB在重慶的機器人應用中心正式開業,以滿足西部地區市場需求。而在10月27日,ABB集團又宣布在中國投資1.5億美元,打造全球最大、最先進、最具柔性、最環保的機器人工廠——預計2020年底投入運營。可以說,ABB是緊隨著庫卡進行中國市場布局的。

而如今,ABB機器人業務在中國擁有2000多名技術、運營人員,總員工數超過18000人——堪稱中國本土化最深外企。

安川——機器人工廠落成

庫卡、ABB進入中國市場,勢入龍虎,一個盤身長三角,一個虎踞珠三角。日本安川自然不落其后,早前2015年安川就和美的合資成立廣東安川美的工業機器人,在遙控器組裝、壓鑄區間、物料搬運、點膠等方面大展拳腳——并聚焦服務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等產業。

而2017年安川計劃提升產能,在沈陽、常州拓建“第三工廠”,2018年6月在常州舉行第三工廠竣工儀式。

發那科——建廠以應對中國需求

發那科曾宣布投資630億日元建設工業機器人工廠以應對中國市場需求——在2018年3月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和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合作成立全資子公司“廣州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10月份,重慶基地項目開建。

外資錢多技術強?中國無需風聲鶴唳!

一些數據亦或是現實,看起來很不樂觀。

類似于控制器、減速機、伺服電機大多數依賴進口;國外占據中國中高端市場;70%以上市場份額被外資機器人占據;甚至于在日趨增長的市場規模下,國產機器人2017年市場份額卻比上一年縮水5.9%……

國內有識之士對此憂心忡忡,生怕中國企業被淘汰、壓制,然而仔細推敲,真的如此么?原因如下:

其一,市場廣闊。比起韓國2010年的631臺/萬人的工業機器人密度而言,中國70臺/人不到的密度太低了,且多在3C、汽車領域,而隨著市場培養、行業開拓,未來幾年內中國市場足夠撐得起產能。

其二,資本推動。資本推動最成功的應該算是美的,而類似于BAT、京東、蘇寧等等這類互聯網、電商巨頭都在矚目這塊。截止2018年11月,機器人融資事件就達150+,就連做房地產的碧桂園也愿意投資其中——大資本的注目下,中國機器人企業將會和外企出現融合(合資公司、被收購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下,單方面淘汰中國企業是不存在的。

其三,技術人才培養。保守估計至2018年國內共60所高校新增了機器人相關專業,這意味著一旦時間節點到來,中國在技術上差距將再度與國外企業拉近。

其四,國家推動。從2006年的“科學技術發展綱要”到“十三五”、“促進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通知”,中國未曾停下這方面推進,相反隨著深入,政策上也更加精準、有效。

其五,本土優勢。外企中國設廠的目的之一就是本土化,但是根在海外又如何真正比得過本土?去年,核心零部件領域,外企交付周期拉長——國內核心零部件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對中國市場而言中國企業自然占有先天優勢。

說到底,對中國的擔心無外乎技術上的不自信、時間上的急迫,而這些擔心隨著資本與人才的培養,都會消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