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我國工業化與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電力工業贏來黃金時期,低壓電器行業因此獲利。
在1990年-1991年迎來了發展高峰期,27歲的南寅看準了這一時機,1992年開始創業成立國營北京華北電工廠,也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北京人民電器的前身。
進入低壓電器行業淘金,同時也被卷進了一場數十年沒有硝煙的戰爭。
沒有斗爭,就沒有進步
1978年至1990年中國低壓電器市場蓬勃發展,各大廠家你追我趕,很快形成了春秋諸侯鼎立的格局,最早形成規模的春秋五霸,分別是京津、上海、天水、遵義、湘潭。五大低壓電器生產基地,后來居上的兩位,一個是廣州佛山一個是溫州,戰國七雄就此拉開了歷史帷幕,此消彼長的興衰中暴露出了時代的詬病,產業規模偏小、企業數量過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安全性和可靠性較差,關鍵技術不過硬……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隨后低壓電器行業進入動蕩重組期,局勢變幻莫測,國營企業的萎靡不振,讓外企強勢介入,民企的抱團成功與另外兩家分庭抗禮,國內低壓電器行業正式形成三足鼎立。
1998年城鄉電網改造,為民營企業的崛起神助攻,成功占據低壓電器市場半壁江山,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行業生產過剩和惡性競爭以及市場需求對于技術和品質的提升,低壓電氣的優勝劣汰越發明顯,擺在南寅面前的第一大難題是剛剛成立的北人怎樣存活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經過仔細分析多年來的客戶群后,南寅開始尋找市場盲點,他將視線匯聚在差異化的目標客戶上而且成功避開了常熟開關廠、施耐德等等
數十家競爭對手的圍追堵截,選擇了主營塑殼斷路器,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掌握新技術要學習,更要善于創新
隨后的十年,低壓電器行業進入瓶頸期。行業低迷擺在南寅和北人面前的是渡過了最困難的創業初期之后,公司未來的愿景究竟是什么?產能過剩,無序競爭,重復建設,依舊是低壓電器行業繞不開的痛點,于是南寅經過仔細分析多年來的客戶群后,他將視線匯聚在差異化的目標客戶上,考慮到低壓電器針對普通用戶,南寅便提出要做“打造全球特種電器的研制基地”,第一步是尋找市場盲點形成產品及品牌定位差異化。成功的秘訣,在永不改變既定的目的。
近年,隨著低壓配電和控制系統大型化、復雜化,低壓電器元件越來越多,一個小地方出現故障,很有可能會導致整個系統發生故障。市場對于低壓電器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挑戰
另一方面。國家電網和新城市化建設的要求,要求低壓電器逐步走向智能、環保、高效,低壓電器市場的競爭日益加劇,越來越多不思進取的企業面臨困境。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滿足客戶對與低壓電器的需求,北人建立了北京市級技術研究中心,組建了教授級高工、博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層次的專業技術隊伍。同時,配套建立了先進的模具設計、制造中心,且擁有十多條斷路器自動化裝配檢測流水線,主力研發制造國際一流的低壓電器產品,不斷攻克行業壁壘,打破外企對高精尖產品的壟斷地位,成為讓中國人自豪的民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