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下樓宇發展趨勢

時間:2018-10-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創新無疑是粵港澳大灣區所肩負的重要使命,事實上,粵港澳大灣區的基礎條件足以支撐未來創新發展的定位。在這一戰略背景下,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內重要的人群聚集地——樓宇,將在新的經濟發展中呈現新的生態。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2018年9月,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迎來通車,“1小時經濟圈”的逐步建立讓粵港澳大灣區人力、物力、財力的流動進一步加快。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西連珠海和澳門,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大橋的開通又將大大加強三地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共融共通。

廣闊的伶仃洋從此變通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邁上了快車道。

粵港澳大灣區自提出后就一直備受關注:“科技創新將成為它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大灣區將被打造成世界級科技產業創新基地”。

廣深港澳科創走廊撐起大灣區創新“脊梁”

打開地圖,廣州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騰訊、阿里、復星、唯品會等16家龍頭企業的總部大樓正在建設;6公里之外的廣州天河,上千家互聯網企業匯集于此,年營收規模超過1,000億元;距離50公里的廣州南沙,占地3,000畝的人工智能產業園已落戶了云從科技、小馬智行等人工智能企業……

2018年8月15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提出,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種種跡象表明,創新要素加速流動聯動,廣深港澳科創走廊正在撐起大灣區的創新“脊梁”。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匯集,勾勒出珠三角創新產業聚集帶。

科技為樓宇賦能成為新的增長點

“以前進入每棟樓宇、每個公司總要不停地刷卡、確認身份,造成了許多不便。如今,通過人臉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簡化許多環節,讓上班、來訪、打卡、購物等樓宇中的行為更加便捷,不僅能夠改善用戶體驗,也能讓樓宇變得更智慧、更高效。”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下,蓬勃發展的科技力量正在改變辦公樓領域,人臉識別、外賣機器人、快遞機器人等新的樓宇服務不斷出現。與此同時,辦公和生活場景的變化,讓企業郵局、辦公樓服務中心、超級訪客系統等服務集成在一個平臺中,使樓宇服務更加便捷高效。探索用互聯網力量為樓宇服務,為辦公樓場景賦能加分,一個各方共建的樓宇生態正在形成。

大灣區樓宇經濟將呈現新的生態

而從空間與交通的角度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將構建東西與南北大通道,享有越來越發達的交通大網絡,交通聯系相當緊密,增添發展動力。比起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密度更高,更有空間凝聚力,城市體量更大,有利于城市群快速發展。

預計今后,將圍繞軌道交通站點出現立體城市,機場、港口和火車站不但是交通樞紐,也是商業、商務和文化娛樂中心,成為一個城市的綜合核心節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內重要的人群聚集地——樓宇,將在新的經濟發展中呈現新的生態。

比如以后的立體城市會疏密相間,圍繞著高鐵站、地鐵站建設辦公樓宇,周邊有群樓、綠化,與現在有所不同。而室內也會由此發生新的變化,許多原本的室內功能可以轉移到室外的公共空間中去。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也是創新發展的示范區。在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性機遇面前,作為城市、區域經濟發展引擎的CBD,特別是CBD企業將肩負重任、引領突破。各界社會化優勢力量也將集中發展、共同參與,達到“多方賦能,共建開放”樓宇生態的最終目標。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