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歐姆龍:獨特優勢革新制造現場

時間:2018-10-25

來源:歐姆龍(中國)有限公司

導語:對于制造業,從機械制造時代到電氣化與自動化時代,發展至電子信息化時代,再到現如今的智能化時代,所有的技術革新與夢想的落地都在“制造現場”。歐姆龍認為,制造現場有著熟練工的技巧、改善活動等強大的生產力量,以及有助于解決經營課題的生產啟示

【中國傳動網 企業動態】 對于制造業,從機械制造時代到電氣化與自動化時代,發展至電子信息化時代,再到現如今的智能化時代,所有的技術革新與夢想的落地都在“制造現場”。歐姆龍認為,制造現場有著熟練工的技巧、改善活動等強大的生產力量,以及有助于解決經營課題的生產啟示,并提出「i-Automation!」智能制造理念,從intelligent(智能化)、integrated(控制升級)、interactive(人類與機械新協調)三個層次講述了生產現場革新的真諦與精髓。

當夢想照進現實,如何使之成真?2018年10月11日,中國工控網拜訪歐姆龍FAE中心(技術支持中心)中心長彭濤時,他給出答案:「i-Automation!」智能制造理念藉由歐姆龍現場技術力,在客戶制造現場得以實現。

歐姆龍集團從1933年5月10日創業至今,通過不斷創造新的社會需求,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自動化控制及電子設備制造廠商,掌握著世界領先的傳感與控制核心技術。

制造演進與“自革命”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進入中國,歐姆龍一直與中國制造業共同前進。在這個過程中,市場、行業、客戶需求不斷發生變化,歐姆龍亦隨之蝶變。

“早些時候,歐姆龍以產品為出發點,設計開發產品銷售到市場上。”彭濤說。這個階段,歐姆龍以其特有的“傳感與控制”技術、過硬的產品品質,扮演著“市場聲音的發出者”角色,客戶更多時候與之起舞。

然而,隨著制造業的演進發展,市場上出現更多“個性化”“客制化”需求,但基礎的通用型自動化產品變化卻并不大。2014年,歐姆龍開始從解決方案的角度出發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推行行業戰略:從提供產品到提供解決方案,「i-Automation!」應運而生。

與此同時,歐姆龍的“自革命”一步步鋪開:一方面,將已有的控制、檢測、元器件等相對獨立的產品系列,融合、打包形成具有針對性的行業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根據市場需求變化擴大自動化產品領域。如收購美國工業機器人企業愛德普和高端運動控制企業DeltaTau,強化了歐姆龍面向生產線自動化的整體方案解決能力,幫助客戶更靈活、更快速地調整生產線的運作,適應不同的生產訂單需求。

還有,自動化產品變化不大,卻并不意味著沒有技術創新的空間。歐姆龍專注于技術,更是從技術上尋找新突破。市場上用戶熟悉的CP、CJ、CS系列產品,都屬于傳統意義上的PLC。“傳統PLC是邏輯控制為核心,而NJ系列SYSMAC控制器是歐姆龍推出的新一代PLC,它以運動控制為引擎。”彭濤說,產品的創新源于客戶需求的變化,要提高產品品質、生產效率,就對設備和產線提出了更高要求:實現高速、高精度生產,單從控制來講也得“進化”,以邏輯控制為主進化到以運動控制為核心的多軸高速、高精度運動控制。NJ系列一經推出就在中國市場取得快速成長,同時也印證了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正向著高質量、高效率的高端市場演進。

智造要在生產現場落地

為何歐姆龍如此重視現場技術力?

“這由兩個因素決定。”彭濤說:“首先,中國客戶目前技術力量相對薄弱,他們想要做高端設備應用卻沒有足夠的技術積累;其次,就歐姆龍自身而言,我們以前強調產品銷售,這在幾年前的中國自動化市場沒有問題,但是現在市場向高端發展,歐姆龍提出了行業戰略和「i-Automation!」技術戰略,如何把握行業客戶真正的技術需求,提供歐姆龍相應的技術解決方案,就需要強大的現場技術力來使之落地。很多時候,需要我們與客戶共創。”

對比中日制造業差異,彭濤表示,兩者差別明顯。日本制造業市場發展更為成熟,客戶自動化水平高,相對而言變化卻小了,日本客戶更加注重對自身技術和產品的提升,對于尋求第三方共創更加謹慎小心。中國雖然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但整體技術實力不強,由于新能源、3C、數碼等新興行業發展速度超過日本,中國客戶對于第三方技術力量的需求日趨突出,這也說明了中國制造業對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

彭濤特別強調,歐姆龍的現場技術力一定是站在本地客戶立場,以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為出發點。“歐姆龍的現場技術力不同于其他競爭對手,我們更加強調如何給客戶帶來價值,通過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歐姆龍產品和技術的導入,包括與客戶信賴關系的建立。”彭濤表示,尤其是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大場合志明確提出,歐姆龍要為中國成為制造強國提供支持,這也是歐姆龍每天在做的事情,怎么樣幫助中國客戶更加強大,幫助中國制造業更加強大。

技術革新需與客戶共創

利用自動化技術把人解放出來,讓人做更有創造性的工作,這是歐姆龍在自動化應用領域中的基本理念。在彭濤看來,無論是產品的創新,還是向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歐姆龍技術更大的創新體現在“客戶使用我們產品、方案,來開發自己的設備、應用、產線”,現場技術力在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近年來,二次電池行業的發展很快,產量快速增長。“基于對電池高品質、生產高良率的要求,原先采用卷繞機的電池生產廠商越來越多地選擇疊片機,主流供應商多為韓國、日本廠商。”彭濤舉例說,“中國廠商面臨的挑戰很大,我們的工程師和設備商、EU客戶一起花費一年多時間,開發了國內首套高端異形電池疊片生產設備。”此為多方共創之成果。

“高端客戶愿意和我們共創,首先是建立在信賴的基礎上;其次,我們在共創中會有包括人員、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的投入。”彭濤坦言,共創也有“門檻”,“歐姆龍舍得這方面的投入,是因為我們看中的共創領域,其技術需是市場上領先的,且該行業有必要進行革新。歐姆龍會站在客戶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客戶掌握新技術,讓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共同創造價值。”

據工控小編了解,目前,歐姆龍FAE中心擁有超過200名工程師,龐大的工程師團隊為歐姆龍行業戰略的成功實施保駕護航。“我們對團隊的要求很高。”彭濤直言,行業解決方案在制造現場的落地,并不是單一技術能夠解決,其中可能會涉及到控制技術、檢測技術、機器人技術;因此,歐姆龍非常重視對現場應用工程師綜合能力的培養,最終是要解決客戶所面臨的各種復雜問題。

在力量資源分配上,FAE中心一方面優先投入到新能源、數碼電子、汽車、IA領域(工廠自動化用控制設備及電子零部件事業)等目標行業;另一方面,滿足區域性傳統行業的客戶需求。后者對于技術的革新與現場技術力的需求或更甚于前者。

在現場技術力優化提升上,彭濤表示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根據行業客戶技術變化,創新、進化歐姆龍的技術;第二,技術要與應用充分融合,形成行業Know-How,切實解決制造現場的實際問題,同時加強內部部門橫向間應用經驗的總結與交流,提升行業Know-How;第三,市場變化快,技術和行業Know-How也有時效性,需要加快落地,快速傳遞給客戶。“我們將不斷強化歐姆龍技術優勢的價值提供,使現場技術力成為歐姆龍的競爭優勢,更好助力中國智能制造。”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