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AI芯片行業井噴式發展,軍備競賽已開啟

時間:2018-09-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傳統的芯片產業陷入發展瓶頸,近年來與AI芯片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頻出不窮,整個行業呈現一種井噴式發展。AI芯片的研究并不比傳統芯片容易,以TPU、NPU、DPU等三種相關的AI芯片技術成為新的潮流,國內與AI相關的初創企業不斷涌現。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隨著傳統的芯片產業陷入發展瓶頸,近年來與AI芯片相關的技術和產品頻出不窮,整個行業呈現一種井噴式發展。AI芯片的研究并不比傳統芯片容易,以TPU、NPU、DPU等三種相關的AI芯片技術成為新的潮流,國內與AI相關的初創企業不斷涌現。

投資界:對AI從漠視到質疑再到看好

對AI行業的初期創業者來說,找投資是最棘手的問題。這是由于AI芯片的研發難度非常高,同時國內的AI人才非常稀缺,招人對這些企業而言是一個大難題(難怪很多AI企業創始人在演講上公開呼吁同行加入公司一起發展)。在前幾年,很多的投資人士對人工智能的認識還停留在炒概念的階段,并不看好。隨著AI在安防、醫療、金融、大數據等落地場景上的出色表現,投資人觀念發生了變化:從漠視到質疑再到看好。

據相關數據統計,自2013年以來,全球和中國AI行業融資規模呈上漲趨勢。2017年全球AI融資總規模達395億美元,其中中國的融資總額達到277.1億美元,中國AI企業融資額占全球融資額的70%。

投資界對AI行業的這種變化在今年體現得特別明顯,今年是人工智能企業融資大爆發的一年,很多企業獲得了資本市場的垂青。5月獲得融資的企業有探境科技、云知聲、耐能(Kneron);6月獲得融資企業是依圖科技、思必馳、寒武紀、曠視科技;8月獲得融資企業包括北京智芯原動科技公司;9月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的企業是商湯科技。

2018年國內與“AI芯片”相關的融資企業一覽

國內AI芯片企業間的軍備競賽已開啟

AI芯片的確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AI芯片企業間競爭也很激烈,對于它們而言,融資是最快速的擴張方式,畢竟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除了今年國內這些AI芯片企業獲得融資外,去年也是這個行業融資的大年。被稱為國內AI四小龍的寒武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云從科技均獲得了不錯的融資和估值。

收獲頗豐的國內四大AI初創企業

曠視科技在去年底完成4.6億美元C輪融資,近期關于阿里巴巴領投曠視科技的新一輪融資新聞一直在傳,只是未得到官方確認。但是無風不起浪,相信離新一輪融資公布期限不久了。

商湯科技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獲得兩次融資,且每次的融資額超過5億美金,顯示了它強大的實力。商湯科技7月獲6.2億美金,當時估值45億美金,刷新了AI企業的記錄。

去年云從科技完成B輪共25億元融資,云從科技在銀行、公安行業POC測試中超過63次獲得第一,奠定人臉識別行業第一地位,云從科技的出色表現讓自己躋身達沃斯中國人工智能50強。

近年來寒武紀也收獲頗豐,去年8月,寒武紀宣布完成1億美元A輪融資,當時估值已經達到10億美元,成為中國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首個獨角獸企業。

總結:近年來,關于“中國芯”的話題層出不窮,而國內企業想通過傳統芯片超越歐美等企業,難度很大,因為整個產業遵循著摩爾定律,而AI芯片產業可以成功避開這個魔咒。一時間,彎道超車的言論不絕于耳,雖然筆者并不鼓勵AI企業之間的軍備競賽,但競爭對于行業是好的,商場上的廝殺有利于打造最優秀的企業,成就國人的“芯片夢”,未來終究會誕生幾個影響全球的中國AI芯片巨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