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自動駕駛列車引發多國競逐,或將亮相北京冬奧會

時間:2018-09-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年來,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迅速,應用日趨廣泛。當前,自動駕駛列車研發熱潮不斷升溫,中、法等國均在推動實際成果落地。其中,中國自動駕駛高鐵或將在2020年冬奧會前后投入運營。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近年來,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迅速,應用日趨廣泛。當前,自動駕駛列車研發熱潮不斷升溫,中、法等國均在推動實際成果落地。其中,中國自動駕駛高鐵或將在2020年冬奧會前后投入運營。

如今,交通變革正快速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已經不僅限于汽車產業,而是向船舶、飛機和列車等諸多領域廣泛延伸。近些年來,自動駕駛列車的發展受到了高度關注,許多國家都投入巨大,試圖掌握行業主導權,提升國際競爭優勢。

日前,法國國家鐵路局和日立制作所的鐵路子公司安薩爾多STS等宣布,計劃在2019年開始測試自動駕駛列車,并在2023年投入運行。據悉,這些自動駕駛列車配備了偵測障礙物的攝像頭和雷達,能及時識別信號、障礙物等客觀環境。在探測到危險時,自動駕駛列車會緊急煞車,而在遭受網絡攻擊時,還能開啟安全防護系統。

據了解,參與自動駕駛列車研發的除了上述兩家企業外,還有法國鐵路車輛制造商阿爾斯通、德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博世、法國軍工與電子設備企業泰勒斯等。業內人士認為,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法國列車降低人力成本,并增開班次,從而獲取更多利潤。

當然,法國只是研發自動駕駛列車的國家之一,中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都是這一領域的主要玩家。本世紀初,中國成功著手建設北斗系統,2010年開始致力自主研發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這些都為中國智能交通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早在2016年底,中國的自動駕駛地鐵就在香港啟用,該列車不僅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動控制,還擁有自動喚醒、自動運營、自動故障診斷及自動清洗等功能。此外,該自動駕駛地鐵還沒有駕駛室,從而加長了列車兩端的空間。

業內專家表示,接下來,我國自動駕駛技術將應用在高鐵上。相比自動駕駛地鐵,自動駕駛高鐵要面臨更為復雜的行駛環境,而且里程更長,氣象條件也不可預測,受到自然災害等意外事件的影響較大。

目前,中國自動駕駛高鐵技術趨于成熟,可以實現“無人駕駛、機控為主”,已經進入實際測試階段,正在北京到張家口的路段進行試驗驗證。到2020年北京冬奧會舉辦前,該自動駕駛高鐵有望正式投入運營。

另外,由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參建的國內首條自動駕駛城際鐵路已全線貫通,其列車運行控制系統是中國通號為城際鐵路量身打造的“高鐵+地鐵”列控系統,可實現最高時速200公里動車組自動駕駛、精準停車。

而在澳大利亞,由總部位于英國的力拓集團打造的第一輛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已經完成了首個行駛任務,實現了近100公里的自動駕駛,未來或將在礦產運輸方面擔當重責,市場前景頗受看好。

從長遠發展來看,自動駕駛列車的商用已成必然,未來必將走向無人駕駛時代。而一旦無人駕駛技術真正實現全場景應用,那么對于人類司機來說,也就意外著很有可能被取代。屆時,鐵司機們將會面臨失業的困境。當然,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也會創造新的崗位,這無疑是高鐵司機們解決就業的選擇方向之一。

未來,隨著各項前沿技術的進一步融合應用,列車智能化、數字化的趨勢將愈發凸顯。屆時,自動駕駛列車不僅將更為安全、便利、舒適,而且也將有效提升運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最終體現在升民眾的乘行體驗提上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