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的世界紀錄誕生,這家公司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AI創業公司

時間:2018-09-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8年4月9日,商湯科技正式對外宣布,獲得6億美元C輪融資,阿里巴巴集團領投,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蘇寧等投資機構和戰略伙伴跟投。

【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又一項新的世界紀錄誕生。

2018年4月9日,商湯科技正式對外宣布,獲得6億美元C輪融資,阿里巴巴集團領投,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蘇寧等投資機構和戰略伙伴跟投。據外媒報道,商湯科技也成為全世界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創業公司,估值達30億美元。

30億美金背后最牛的技術之一就是——看臉。如果你經過成都雙流機場,你留意一下就會發現,他們在使用商湯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安檢、自動核對證件是否有效,保障機場安全。

商湯的前世今生

成立四年,商湯成為了世界級的獨角獸公司。在人工智能時代浪潮下,商湯科技也成為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在人才方面遙遙領先,專利申請超500件,資本方面更是引人注目。

當然商湯的野心還在繼續擴大,他們在任何可能實現商業化的地方都在嘗試。在人工智能這條超長產業鏈當中,商湯不愿放棄任何與“視覺”相關的東西。

在C輪融資后,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表示:“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公司,商湯科技C輪融資將進一步夯實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地位:首先,以商湯原創技術為核心,賦能更多行業;其次,與全球頭部伙伴進行深度合作,進一步拓展商業版圖;第三,強化上下游產業鏈,深化商湯在人工智能產業鏈布局。”

可是在剛成立的時候,商湯只是一家技術尚未落地的公司。商湯科技最早的發起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2011年,湯曉鷗領導的實驗室就開始研究深度學習。而彼時的創業風向是App創業。據悉,2011至2013年間,在CVPR和ICCV兩大全球計算機視覺世界頂級學術會議上,29篇涉及深度學習的文章中,有14篇出自該實驗室。

在深度學習的研究上,商湯甚至比AlphaGo的締造者——DeepMind還要早一年。2014年DeepMind被谷歌收購,使商湯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曙光。在商湯內部看來,他們的技術更加偏向應用落地。

商湯科技CEO徐立

在湯曉鷗的實驗室中,不少人都選擇了加入商湯。最早一批加入公司的徐立就被任命為CEO,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

AI大有可為

在品途商業評論盤點2017年AI創業公司時,我們將商湯科技列為AI+安防企業,但實際上,你很難用一個簡單的詞語來定位商湯科技所做的事情,如果非得下一個定義。

安防是一個廣闊的市場,更加重要的是,該領域天然適合人工智能進入改造,還能實現快速落地,于是它成為了眾多AI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湯曉鷗曾在公開演講當中說到,平安城市是商湯在應用落地方面的成果之一。“我們的人群監控系統能夠時實分析出整個場景中有多少人,每一點上人的密度,每個進出口的人的數量,或者是各種逆向流動等特殊情況,都能夠監控。大家都知道上海外灘發生過大規模的踐踏事件,假如外灘有我們這套系統,那次悲劇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在對視頻結構化以后,每個城市上百萬的監控攝像頭,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對人、車和非機動車進行監測和標注,包括對人的性別、體貌特征、車型、車牌、顏色等等。

2016是商湯商業化走向成熟的一年。金融、安防、智能手機、AR通通落地,美圖、一直播、華為、OPPO等均為其客戶。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商湯的客戶已達到400家。

在為B端客戶服務的同時,商湯科技在C端同樣建立著形象。成都雙流機場通過使用商湯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進行旅客人證比對,核對證件是否有效、人與證件是否相符,嚴格執行一人一證通行,大大減少了人力負擔,提升了安全。

成都雙流機場

在日本,商湯與本田達成深度合作,雙方簽訂了為期5年的聯合研發協議,將基于本田的車輛控制技術系統,融合商湯科技的視覺算法和開發平臺,共同發力適合乘用車場景的L4級自動駕駛方案。此外,本田未來還將與商湯科技在機器人方面展開合作。

聽起來多個領域的落地十分復雜,湯曉鷗表示,其背后的技術都是相通的,都是整個人體的交互。它主要還是在用一個核心的大腦與各個行業進行結合,這是一個高門檻的技術。

阿里押注以及AI獨角獸競爭

在商湯的C輪融資中,領投方阿里巴巴顯得格外矚目。

有媒體在2017年11月獲悉,阿里巴巴投資商湯科技15億元,商湯方面回應稱不予置評。此次投資坐實了阿里再入股AI獨角獸。

阿里對于人工智能的押注十分堅定,并投資了多家AI公司,其中多家已成為獨角獸企業。國內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第一梯隊公司,依圖科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以及云從科技當中,三家都直接或間接與阿里有關。

此外,AI芯片也是阿里下重注的領域之一。寒武紀、深鑒科技、Kneron(耐能)、以及本次的商湯科技都在研發AI芯片。顯然阿里不愿錯過人工智能時代的任何機會,該領域的頭部公司幾乎全部收入囊中。

有趣的是,曠視科技與商湯科技作為競爭對手,雙方的火藥味也比較濃郁。就在商湯宣布獲得6億美元C輪融資當天,曠視科技宣布全資收購艾瑞思機器人,正式進軍機器人產業。

此前,在2017年,兩家公司均宣布了巨額融資。7月商湯科技獲得4.1億美元B輪融資,12月曠視宣布獲4.6億美元C輪融資,宣布時間不超過半年。并且先后打破了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創業公司單輪融資最高紀錄。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評價商湯C輪融資時表示:“商湯科技積極拓展人工智能領域,尤其在深度學習和視覺計算方面,其科研能力讓人印象深刻。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已為旗下業務帶來顯著效益,今后我們將繼續在人工智能領域作出投資。我們期待與商湯科技的戰略合作能夠激發更多創新,為社會創造價值。”

看來,通過投資嘗到甜頭的阿里不會也不打算放棄這條道路。

中國人工智能開始走向國際

品途商業評論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創業公司走上舞臺中央,以至于走向國際只是個開始。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人工智能都只是在起步階段,基礎技術尚未完善的同時,商業玩法也還沒被完全開啟。

湯曉鷗稱,當下的人工智能和A股很像。如果說上海是中國的A股市場所在地,那么三年前,人工智能相當于A股市場的三千點以下,沒有人買。而2017年,這個指數飆到了六千點。

“我們不能過于依賴人工智能,不能把什么事都交給它,它的作用畢竟還是很有限的。”湯曉鷗認為,人工智能不過是一個輔助性的工具,并不是事情的全部。這個工具本身并不能產生獨立的價值,而一定是在跟各個行業相結合以后,為各個行業生產效率的提升來服務。

在商湯科技看來,公司正變成人工智能時代的“電網”,負擔起向各行業供應“電力”算法的任務。

一位關注AI的投資人曾告訴品途商業評論,人工智能公司現在很貴,估值非常高以至于小機構很難進入。

而在湯曉鷗看來,商湯并不是一家高估值的公司,反而是一家低估值的公司。因為公司的潛力遠不能用現在的估值衡量。

泡沫必然存在,然而只要和實踐結合,應用落地,并且能夠提高效率,就沒有泡沫一說。對于公司本身來說,踏實做事更重要。

附人工智能安防領域列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