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恩智浦未來峰會又一次如期舉行,我們還是曾經的我們。」恩智浦全球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裁SteveOwen的一句開場白,引得現場觀眾會心一笑。
2016年10月,高通宣布要以約3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曾引發全球關注。經過近21個月的談判與博弈后,高通最終宣布放棄收購恩智浦的計劃。
*恩智浦全球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裁SteveOwen
自2016年在深圳舉辦首屆恩智浦未來科技峰會后,這場兩年一屆、會期兩天的2018恩智浦未來科技峰會再次在鵬城開幕。這也是高通宣布放棄收購后,恩智浦的一次高調亮相。
在這一次未來科技峰會的媒體日上,恩智浦展示了安全連接、汽車自動駕駛的各個方面——包括連接性、駕駛員替代、動力和傳動系統、車身與舒適系統、駕駛體驗以及安全網絡和網關等領域的技術與產品。
「100+小時尖端技術研討會、100+項前沿技術和應用演示、1000+專業嘉賓匯聚一堂」,在雷鋒網看來,恩智浦未來科技峰會更像是一場集會。與英偉達GTC相似,恩智浦與合作伙伴近一年的解決方案、技術成果均一一展現,從AI、物聯網、安全互聯汽車等領域,恩智浦的方案無處不在。
在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多重推動下,恩智浦早已不是簡單的芯片解決方案供應商,它開始走向前臺,積極推動「處理」、「互聯」和「安全」的發展。按照SteveOwen的說法,這三點也是恩智浦的三大支柱。
9月4日,包括恩智浦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鄭力、恩智浦半導體全球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裁SteveOwen、恩智浦資深副總裁兼汽車電子事業部CTOLarsReger在內的高管輪番上臺發言,「汽車」成為了他們口中必談的話題。
自動化、電氣化和智能網聯:三大趨勢推動汽車市場發展
「無論是逐漸萎縮亦或是加速發展的傳統/新興領域,沒有哪一個行業像半導體這樣一直在蓬勃發展。我們也看到很多半導體行業也在轉向汽車行業。」恩智浦半導體資深副總裁兼汽車電子事業部首席技術官LarsReger在演講中表示。
這種變化背后是半導體在汽車自動化、電氣化與智能網聯的環境下,價值越來越凸顯。
如今汽車行業的發展與10年前相比,簡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今天汽車廠商來找我們,他們更關心的問題是:如何打造下一代汽車?」Lars說道。
市場行為的變化也讓恩智浦看到了更多機會。憑借在汽車模擬/RF/DSP、汽車微控制器市場(日本除外)、商用汽車MEMS傳感器的領先技術,以及在車載信息娛樂、汽車安全門禁、車身與車載網絡、安全和動力傳動系統的應用,恩智浦在2017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名列第一。
而在未來,汽車行業90%的創新都將是電子創新。Lars在現場給出多組數據來證明這一點:
截止2017年,一輛汽車中的包含的半導體器件總價值約為380美元在電動化趨勢下,未來將有1000美元的電子產品在電動車里;
到2020年,12%的汽車為電動汽車,90%的大城市和高速公路將支持無線連接;
到2025年,20%的汽車將實現高度自動化,50%的新車具有人工智能。
基于五大域的汽車架構
問一家半導體公司會如何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車,這看起來有些本末倒置。但是,當我們考慮到電子設備對當今汽車架構的重要性時,這個問題就可以理解了。
即:汽車架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過去是分布式,現在是功能域,未來是集中式。
Lars認為,汽車行業的大多數推陳出新都離不開汽車電子。汽車比過去更安全、更高效,也更智能,半導體是一大功臣。如今從裝配流水線上下來的車輛更像是車輪上的機器人,其極高的電子精密程度主要歸功于半導體技術。而隨著電子化趨勢持續發展,半導體公司將在車輛設計中發揮重要作用。
為此,恩智浦提出了一個「基于五大域的汽車架構」。
這個汽車架構能將諸多讓汽車能夠感知、思考、并代替駕駛員采取行動的相關功能進行了組織和歸類,同時對系統復雜性及可擴展性進行有效管控和支持。
上圖顯示了恩智浦所定義的自動駕駛汽車架構的各個域,包括:互聯通信、自動駕駛、動力傳動和車輛動力系統、車身與舒適系統、車內體驗。
其中,傳動與動力系統、車身與舒適系統、車內體驗在車輛架構中存在已久。而互聯通信與自動駕駛則是最新定義的域。
總體而言,基于域的汽車架構能夠出色地支持自動駕駛技術,同時確保最高程度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
打造「自動駕駛機器人」所需的完整產品組合
在這次峰會上,恩智浦在自己的主場大秀肌肉:
除了宣布與多家企業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互聯汽車等領域的重大合作——與富士康展開合作、與深圳航盛電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與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外,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恩智浦還發布了一系列創新解決方案和技術:推出新一代汽車雷達解決方案、收購汽車以太網子系統技術供應商OmniPH、推出用于電動車輛牽引電機變頻控制器和電池管理的新型汽車電源控制參考平臺。
1、新一代汽車雷達解決方案
自動駕駛的崛起正在改變車載雷達的市場需求,汽車廠商不但需要傳統的前視雷達,還需要能提供360度視角的環視雷達。
在這一次峰會上,恩智浦發布高性能77GHz毫米波雷達解決方案。這是一個可擴展、完整的系統級解決方案。從短距離到高分辨率長距離,恩智浦提供具有成像能力的傳感器平臺,如支持360°環繞式探測。
恩智浦希望這個雷達方案能為繁瑣的雷達研發提供了車規級雷達軟件和易于使用的硬件開發平臺、縮短自適應巡航(ACC),緊急制動(AEB)等應用的研發周期,加快雷達的應用開發及其在量產汽車中的部署。
目前,恩智浦正在與汽車廠商吉利汽車、汽車一級供應商安博福合作。恩智浦希望在現有工具箱,軟件和模塊的基礎上,與合作伙伴不斷推動雷達的使用。
Lars在現場給出的一組數據是:到2020年,50%的新車都將配備雷達系統,無論是繭式雷達或是前置雷達,在新車當中的占比都會快速增長。他認為,從工程研發角度來說,將有70%到80%的資金用于傳感技術的開發。
2、收購汽車以太網子系統技術供應商OmniPH
自動駕駛時代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是如何盡快傳輸汽車相關數據。到2020年,攝像頭和顯示屏將使汽車中的高速鏈路數量增加到1.5億個,而到2030年,自動駕駛汽車系統中的高速鏈路數量將飆升至11億個。
對于下一代車輛來說,目前的計劃需要8個以上攝像頭、高清雷達、激光雷達和V2X功能,這些都將為當前汽車網絡帶來嚴峻的數據挑戰。這些要求,再加上現代車輛需要分流數據以實現車聯網的新業務機遇,將很快使TB級數據處理得到廣泛應用。
通過收購汽車以太網子系統技術提供商OmniPHY,后者的專業技術包括汽車以太網,能夠實現自動駕駛所需的快速數據傳輸。
3、推出電動車輛牽引電機變頻控制器和電池管理電源控制參考平臺
根據恩智浦的內部市場估計,到2030年,全球銷售的所有輕型車輛中有50%將具有某種形式的電力推進。這些變化為供應鏈中的新參與者創造了機會,并促進了創新動力和能源管理系統的發展。
在這個不斷演進的生態系統中,開發人員面臨著一大障礙,即尋找具有汽車領域經驗的合作伙伴以及構建經濟高效的系統解決方案所需的深層產品和軟件組合。
憑借30多年的汽車領域經驗和豐富的汽車產品組合,恩智浦已準備好為下一代電動和混合動力車輛提供所需的強大的功能安全性和動力管理。
此次推出的新平臺將恩智浦的汽車微控制器(MCU)產品組合、電源管理系統基礎芯片(SBC),以及特定應用先進模擬電源與能源管理器件集成到易于使用的參考設計中,從而幫助行業客戶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開發風險交付下一代混合動力和電動車輛。
決定汽車半導體行業格局的關鍵:本土化
脫離飛利浦,獨立運作了12年的恩智浦一直在不斷壯大。自從收購飛思卡爾,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后,恩智浦的行業地位無可動搖,其產品線也涵蓋了汽車信息娛樂系統、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車聯網技術等領域。
盡管目前恩智浦有領先優勢,但它也越來越重視本土化產品的研發。
過去3年,恩智浦在中國地區的芯片研發人員增加了30%以上。恩智浦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鄭力表示,未來恩智浦會持續增加本土研發能力,推出本地化產品。在本土化生產方面,恩智浦與中芯國際合作,并且通過與國內本土算法公司共同推進AI應用落地。
為什么說本土化的產品如此重要?
這是因為——汽車行業變革的大背景不容忽視:在全新的汽車形態到來之際,英飛凌、TI、瑞薩甚至英特爾已經對恩智浦造成了沖擊,而對中國市場的爭奪,可能會是決定汽車半導體行業格局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