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中國國產芯片產業發展挑戰重重

時間:2006-08-05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中國國產芯片產業發展挑戰重重

據《電腦商情報》最新消息,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增長幅度放緩,2006年上半年情況也不樂觀。中國半導體行業已經達到相當規模,]20年的快速增長期已經過去。   計世資訊(CCW Research)研究認為,上述觀點符合中國芯片產業發展現狀,國產芯片產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在全球芯片產業競爭中,中國國產芯片產業仍然處于比較弱小的地位,落后于美國、歐洲。目前各種各樣的“中國芯”層出不窮,這其中不乏“漢芯系列造假案”、“方舟芯片停產事件”等業界不光彩事件。由這些事件,可以看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計世資訊(CCW Research)消費電子與半導體高級分析師李東宏研究認為,國產芯片產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這些挑戰主要有:國產芯片產能難以滿足國內電子整機產品市場的旺盛需求;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難以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芯片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不夠,難以參與全球競爭。 [b]計世資訊(CCW Research)分析 國產芯片供給難以滿足中國電子整機產品市場的旺盛需求 [/b]   中國電子整機產品市場的旺盛需求,既是國產芯片產業的重要機遇,也是最大的挑戰。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消費電子市場,并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第一消費大國。根據計世資訊(CCW Research)研究報告《2005-200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機會及市場競爭研究報告》研究表明,2005年中國國產芯片產業銷售收入達到697.2億元,而同期,中國芯片市場銷售額為3628.8億元。可見,中國國產芯片所占芯片市場的比例僅為19.2%,其余80.8%的芯片則來自于進口,因此,中國國產芯片的產能只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近20%份額。國產芯片產業銷售收入不足1000億元的供給現狀,難以滿足國內電子整機產品市場的旺盛需求。 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難以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   國產芯片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在于自主創新。自主創新的內涵是指我國自主設計開發芯片,掌握產品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工業規模的生產,并且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目前,我國電子產品中用到的高端核心芯片主要依賴進口,制造設備與技術依靠引進,我國芯片企業缺少自主IP核心技術,由于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標準、專利和IP都受國外廠商制約。因此我國芯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難以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 芯片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不夠難以參與全球競爭   芯片企業能否真正發展壯大,取決于企業自身資源整合的能力。芯片產業是典型的資金密集、知識密集型產業,同時又是一個全球性競爭的產業。目前,我國芯片企業解決籌集資金的途徑,包括政府資金、風險投資注入以及上市籌資。資金不足將直接影響國產芯片產業的規模和水準,國內芯片企業的規模有限,資源整合能力還遠遠不夠,很難與國外實力強大的廠商相抗衡。我國芯片企業面對龐大的資金缺口、苛刻的競爭環境,我國芯片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還遠遠不夠,難以參與全球競爭。 中國國產芯片產業發展雖面臨諸多挑戰,但其發展前途仍充滿希望   計世資訊(CCW Research)消費電子與半導體高級分析師李東宏研究認為,中國國產芯片產業發展雖面臨諸多挑戰,但其發展前途仍充滿希望。根據計世資訊(CCW Research)研究報告《2005-2006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機會及市場競爭研究報告》研究表明,2006-2009年中國國產芯片產業的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30%,可見未來幾年,中國國產芯片產業將進入高速增長期。同時,國內廠商中“星微”和“展訊”所提供的數字多媒體芯片就是中國芯片產業崛起的一個有力證明。 計世資訊(CCW Research)建議   國產芯片產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戰勝上述種種挑戰。在自主創新方面,芯片企業應以芯片產品的自主創新為突破口,要創造和保護好知識產權,自主創新要與電子整機產品市場需求相結合,最終將自主創新的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高我國芯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資源整合方面,應形成政府支持,社會和企業為主的“三方互動”模式,國內企業可借鑒在海外上市的融資方式,這樣一方面能夠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資金,同時也有利于企業參與國際化的競爭,提高自身競爭實力。 [FONT=華文行楷]源自:測試儀器網新聞 [/FONT]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