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領域帶來新機遇,國產PLC該如何打好翻身仗?】PLC作為新一代智能控制裝置在我國發展已久,市場在經歷起伏萎靡之后,如今正在迎來回暖,面對著利好的國內發展環境,我國企業該如何做,才能從外資企業的團團圍剿中實現突圍呢?
PLC,即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綜合計算機、聯網通信以及自動控制技術而開發的新一代智能控制裝置,在現代工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自動化、人工智能、微電子等技術的不斷突破,作為控制工業生產的關鍵性設備的PLC也迎來了長足發展,工業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讓PLC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國內PLC發展現狀
從上世紀70年代后期發展至今,PLC在我國的應用已有近40余年歷史,經歷過從初識、引進應用到消化移植的三個階段之后,如今正處于一個廣泛發展期。
在這個時期內,PLC的應用逐漸滲透到了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和工業生產的各個角落,通過在冶金、紡織、電子、制藥、交通、電力等多個領域的出色表現,不僅吸引了眾多國外企業來華建廠,也促進了國內一批技術引進企業、合資企業的建立。
同時,政府方面也相繼成立了可編程序控制器行業協會、可編程序控制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相關機構,從行業交流、市場秩序、產品標準等方面,對PLC的發展做出了積極引導。
雖然國內市場的環境呈現出一派利好態勢,但在2015至2016年,國際PLC市場的頹勢依然給我國的發展帶來了不小沖擊。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PLC市場銷售額直降了80多億美元,2016年頹勢不減,行業市場持續萎縮。
市場頹勢是一方面,此外,民族品牌技術和競爭力的缺失,也導致國內市場被外資企業所瓜分,目前,日本產品占據了小型PLC市場70%左右的份額,而大中型PLC市場則被歐美企業牢牢把控,國內企業的生產空間受到了嚴重的擠壓。
業內人士曾預測,2017年開始我國市場將迎來回暖,今年或能取得微增,至2020年,國內PLC市場規模有望接近百億,這對我國市場來說是一大利好。不過,在民族企業崛起方面,問題依然嚴峻。
未來趨勢逐漸顯現
面對著日漸回暖且日益規范的市場,我國企業最大的壓力來源于外資企業的圍剿,國產品牌要想在技術和發展上完成趕超,就必須抓住時代發展的機遇,找準行業前進的方向。如今,隨著PLC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技術和產品結構的不斷改進,其發展趨勢也日趨明朗。
首先,在產品類型方面PLC正呈現出兩極化趨勢。目前,由于速度更快、性價比更高,小型和超小型PLC積累了龐大的用戶,其需求量正在不斷增長,未來將成為PLC市場的主要增長帶動點;而隨著微處理器與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PLC的信息處理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所需要的存儲器容量不斷增大,也讓大型PLC的需求迎來增長。
其次,在工業控制方面PLC正在朝智能化發展。為滿足工業自動化各種控制系統的需要,近年來,不少PLC廠家和企業先后開發了不少新器件和新模塊,如近日英威騰就推出了一款IVC3系列高性能柔性控制PLC,這些新產品不僅增強了功能,擴展了應用范圍,還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普遍展現出更加智能的特點。
最后,在編輯開發方面PLC正表現出多樣化和標準化趨勢。當前,PLC廠家和企業一直在積極推動相關硬件和編輯工具向規范化、標準化方向靠攏,多種編程語言的并存、互補與發展正在成為PLC軟件進步的一個重要方向。
總的來說,國內PLC廠商在昨天已經落后他人的情況下,就必須將目光看向明天。未來,兩極化、智能化和標準化將是全球PLC發展的重要趨勢,在明確方向的情況下,國內PLC廠商需要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領域帶來新機遇
當然,對發展趨勢的把控畢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國產PLC企業除了要從宏觀發展角度和大方向上對發展做出調整,也需要從現實角度出發,積極尋找到一些新領域應用所帶來的新機遇,通過搶先布局來謀求短期內的快速發展。
目前,受“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等國家宏觀政策的扶持,節能環保行業正在取得高速發展,其中有些領域對于PLC來說就具有廣泛的應用可能。比如在風力發電、焚燒垃圾發電、紙巾制造、污水處理、電廠除塵等領域,PLC都可以作為控制系統或輔控系統獲得應用。
以風力發電為例,PLC系統既可以作為控制器應用于風機變漿系統,也可作為輔控系統用于風塔,目前已經有一些大學機構和研究所在致力于PLC在這方面的應用。同時,該行業常年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廣闊前景吸引著眾多企業涉足,完全能夠成為PLC又一旺盛的需求市場。
因此,在眼下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階段,能源和生態問題的廣受關注,極有可能助推環保市場中的多個細分領域,成為PLC的新興增長市場,我國企業不妨在這些領域率先布局,搶占未來發展的一個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