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小米公司為什么不收購聯發科,作為自己的芯片自制研發開始呢?

時間:2018-06-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哪怕說小米和聯發科克服所有困難,最終合并了,缺乏芯片業務基礎的小米并不具備整合聯發科,重振聯發科威風的能力。

小米公司為什么不收購聯發科,作為自己的芯片自制研發開始呢?企業多元化的確是發展壯大的一個主要方式,但是貪多求全則是企業發展的大忌。由于阿里巴巴和騰訊這樣子的明星企業出現,而這兩家企業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是無所不能的。因此,很多人就產生一種錯覺:一個成功的企業應該是無所不能的,什么都要自己來。與此同時,同樣作為國內手機巨頭的華為有著比較成功的芯片產業布局。于是乎,很多人便對小米做芯片充滿期待,甚至于設想小米去收購在芯片領域頗有建樹的聯發科從而發展自有芯片業務。事實上,這種設想完全不可取。

1.聯發科實力尚存而且沒有出售意愿,小米收購毫無機會

中國臺灣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Inc)是全球排名前列的IC設計廠商,主要業務涉及無線通訊和數字多媒體等技術領域。該公司提供的芯片整合系統解決方案,在無線通訊、光儲存、DVD等領域斬獲了比較不錯的市場份額。

聯發科的聲名鵲起和華強北當年的崛起密切相關,是聯發科的存在讓手機制造從高科技高門檻的一個產業變成了組裝業務。聯發科也有了“山寨之王”的稱號,在山寨機大行其道的那幾年風光無限。不過,隨著產業發展,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山寨小廠的競爭力堪憂,逐步退出了市場,聯發科也受到牽連,市場競爭力急劇下降。國內手機五強,來自美國的蘋果有自己的芯片,中國的華為也大量采用自家的麒麟芯片,小米則主要采用高通芯片,只有OPPO和vivo跟聯發科的合作較多。而由于聯發科的高端芯片競爭力不強,品牌形象不佳,因此OPPO和vivo在旗艦機型方面也有傾向高通的趨勢。所以,聯發科的整體處境的確不佳。

然而,盡管如此,聯發科依舊是世界少數幾家具備較強芯片研發實力的企業之一,其生產的芯片依然具有不錯的市場表現。2017年,聯發科全年營收依然高達2382.16億元新臺幣,并不是一個小角色,可以任人擺布。目前也沒聽說聯發科有尋求被吞并的意愿,因此,小米想要收購聯發科,不存在任何機會,盡管小米也是一家比較強大的企業。

2.小米和高通關系緊密

小米和高通關系緊密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最近小米IPO,也得到高通方面的支持。除非出現非商業不可控因素,小米本身是不太需要為缺芯擔憂的。而在小米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通,自然也不希望小米轉投其他任何芯片廠商。因此,考慮到小米和高通比較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的利益捆綁也比較緊密,小米棄用高通,選擇聯發科的可能性是相當低的。而小米如果自己棄用聯發科,那么即使耗盡財力和精力吞下聯發科也就意義不大了。

3.企業整合困難

企業整合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哪怕說小米和聯發科克服所有困難,最終合并了,缺乏芯片業務基礎的小米并不具備整合聯發科,重振聯發科威風的能力。恰好相反,整合不力,滿盤皆輸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因此,小米一方面沒有機會收購聯發科,另外一方面也看不到令人垂涎的回報,因此收購聯發科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自然就更談不上小米收購聯發科作為自己芯片布局的基礎這回事了。所以,這是完全不成立的一種假設。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