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機床巨頭駐扎密度最高的地方在哪里?也許你根本想不到答案是在上海——在上海自貿區內10萬平方米的外高橋國際智能制造服務產業園內,全球第一流的機床公司都集聚在這里,以至于很多上下游企業在參觀時都會不由自主贊一句:從沒見過這么高密度的產業園。
18日上午,澳大利亞ANCA集團亞太區總部昂科機床(上海)有限公司新址開業儀式舉行,這個1974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創立的企業,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數控工具磨床制造商之一,產品廣泛應用于精密切削刀具制造行業,醫療器械制造業,汽車制造工業,航空航天制造領域以及電子制造行業。
“這里已經成為匯聚全球知名機床整機企業、刀具企業、夾具企業、量具和檢測設備企業的空間載體。”上海市外高橋國際貿易營運中心有限公司機床中心總經理郭永健告訴記者,加上昂科機床,目前產業園已吸引了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40余家跨國機床企業入駐。其中,美國機床和制造雜志評選的全球機床100強企業中的33家已經正式入駐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并且建立了展示、技術服務、倉儲、辦公等功能,還有8家雖未在保稅區域內有實體性存在,但已經成為產業園平臺的客戶。
上海幾乎沒有機床制造的工廠,為何能匯聚那么多一流企業?因為這里提供了最好的服務。郭永健透露,從建造物業開始,產業園就為企業量身定制了物業形態,在服務提供環節,園區都會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來定制服務,包括一些貿易服務的解決方案。
比如,這些全球機床企業的產品經常要外出溜一圈——去自貿區外做短期展覽。如果按照既定流程走,對于政策不了解的企業常常會找不到北。針對企業的集體需求,園區出面向外高橋海關遞交銀行履約保函,擔保這些設備“外出”參加展覽,并保證在30天后“結束旅行”。這在園區已經是一種相當常態化的方式。
從機床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全過程,園區也有一攬子服務。比如,在進口設備銷售過程中,園區提供了涉及到報關、報檢等流程的解決方案;機床銷售后,企業需要為客戶開展售后服務,園區還有一套零部件公共分割系統,最快能實現4個小時通關,以保證客戶的生產線不因此而停工。
郭永健表示,作為專業貿易平臺,外高橋國際智能制造服務產業園還集聚了近140家產業上下游的服務企業及機構,包括美國機床工業協會、哈斯等全球知名公司都已落戶,把機床產業的生態要素都聚齊了。
今年11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從目前的簽約情況來看,國企一流的機床企業是高端制造板塊的重點之一。“4月28日進口博覽局公布了第二批參展企業,11家簽約的行業龍頭機床企業中,有9家是平臺上的客戶,其中有6家就在產業園內,還有3家在保稅區其他地方。”郭永健稱,還有不少機床企業正在申請參展進口博覽會,預計未來還會集中簽約一批。
作為第一批簽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企業之一,ANCA集團相關負責人坦言,將把這次參展作為深入中國市場的一大契機:“在博覽會期間,我們將展示公司工業自動化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最新產品。”
本屆進口博覽會意欲打造“6+365”天永不落幕的盛會。記者了解到,外高橋國際智能制造服務產業園已獲批成為首批平臺,這也是截止到目前智能制造板塊惟一一個“長期+短期”展示相結合的平臺。
“園區已經準備好了。”郭永健告訴記者,園區已經為企業提供了包括設備長期展示、演示、培訓、交易在內的一系列完整服務,從匹配度來講,服務內容與進口博覽會‘6+365’所提倡的服務能夠無縫對接。接下去,園區還將不斷升級服務,實現更大的“溢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