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半導體市場正悄然轉型,英特爾、英偉達、MU已搶占先機(上)

時間:2018-04-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英特爾開始繼英偉達和MU之后認識到這一點,從而關注其它市場。但是英特爾作為先驅者,擁有大量的資金和人才來重新定位其戰略,并已經開始這樣做。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類似于泰坦尼克號進行轉向,但是這種戰略轉向數據豐富的細分市場開始帶來收益。

可能看過這樣一則廣告:一個女孩拿著iPad躺在草地上,有人問她:你的電腦里都有什么?她卻反問:什么是電腦?從長遠來看,作為一家電腦芯片制造商,英特爾的商業版圖在受到這種電視廣告的侵蝕。

該廣告具有批判的成分,但是事實是,正如我們GenXer所知道那樣,計算機正在快速成為別的東西。因此,某些人可能會對這種類似的廣告不滿,事實上,這些成長中的小孩幾乎不喜歡使用電腦,我四歲的女兒稀少甚至不用電腦。

他們將戰略轉向哪里?英特爾開始繼英偉達和MU之后認識到這一點,從而關注其它市場。但是英特爾作為先驅者,擁有大量的資金和人才來重新定位其戰略,并已經開始這樣做。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類似于泰坦尼克號進行轉向,但是這種戰略轉向數據豐富的細分市場開始帶來收益。

半導體產業概覽

來講半導體產業的概覽似乎有些老套,但是對于那些新人或許會起到引導的作用。半導體產業由設計、制造和銷售產品的公司組成,這些產品包括:分立半導體、光電子、傳感器和集成電路(也被稱為“半導體”、“芯片“)。有些公司參與完整的產品開發周期,而有些只專注于制造(如:代工廠)或設計和市場(如:無晶圓公司)。

營收的主要部分來自于集成電路產品銷售,包括四種:

商業集成電路;

內存;

微處理器;

復雜SoC(片上系統);

商業集成電路作為處理器,用于獨立、簡單的電子設備(如:小型、單目標應用)所需的日常任務。內存產品對于那些來自設備CPU的信息,起到暫時存儲和轉換的作用。微處理器是計算機的CPU或“大腦”。他們包含執行多功能和相對復雜的設備任務(如:移動手機、平板電腦和數碼相機)所需的各種任務和邏輯,并按順序與其它芯片(如:內存)或者組件(如:聲卡和圖形顯卡)集成。

最后,復雜SoC的作用和CPU類似,但是不需要連接芯片或者外部組件。這是因為SoC包含CPU和其它組件,如:圖形處理單元(GPU),存儲芯片,電源管理電路和網絡連接(比如:3G、4G/LTE和WiFi)。據報道,全球芯片市場在2017年的產值約4190億美元,預計到2018年會達到4510億美元。

行業服務的終端市場根據產品的最終用途和應用進行了廣泛地分類,包含以下六項:

數據處理(也稱為“計算”、“計算機”);

通信(也稱為“網絡通信”);

消費(也稱為“消費電子”);

工業;

自動化;

軍事和航空航天;

在數據處理中,芯片用于個人電腦(如:臺式機、筆記本)、服務器和相關硬件(如:打印機);在通信領域,芯片被用于無限和有線通信基礎設施和設備(如:智能手機、筆記本和寬帶設備);在消費市場,芯片被構建建家用電器和家庭娛樂設備(如:電視和游戲控制臺);在工業市場,芯片構成供電設備的一部分,以及與特定行業環境相關的特定用途設備。

繼續來看,在物流和零售領域,芯片被用條形碼掃描儀和銷售點終端;在醫療領域,芯片被用于超聲波成像設備和病人監護儀;在汽車市場,芯片用于照明和動力轉向等電子組件中;在軍事和航空航天領域,芯片被用于定制應用。

以下是通信和數據處理占2017年半導體產品的營收比重。

Source:SemiconductorIndustryOutlook-December2017

雖然通信和計算機一直是傳統的、可靠的終端市場,但2017年的報告展示了新的機會。物聯網、汽車、消費電子和工業都將無線通信作為最重要的銷售驅動因素。在產品類型方面,傳感器和MEMS增長潛力最大,其次為微處理器和光電子。

半導體公司競爭來自于產品質量(如:性能、可靠性、能源效率、集成度、創新設計和功能),以及如價格、品牌知名度、技術支持、可用性等外部因素。

英特爾被迫轉型

英特爾從事半導體產品的設計、制造和銷售。從1968年成立到2015年,其主要是為服務器和個人電腦的設計者和制造商開發提供組件和平臺。多年來,這一主要業務被定位于以PC為中心。

英特爾在制造技術、出貨量和營收方面都引領半導體行業很長時間,就因為PC是主要的個人計算機設備。然而,隨著2011年移動設備銷量超過個人電腦,英特爾產品需求下降,因為這些設備需要功能強大且節約功耗、低成本的處理器,而英特爾當時滿足不了這些需求,這就導致英特爾錯失了來自移動設備領域的增長機會。

在2016年中期,PC銷量繼續下滑和移動硬盤持續下滑,英特爾改變策略,宣布開始從以PC為中心向以數據為中心進行戰略轉型,以期自身能夠占領下一個技術前沿。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