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權威咨詢與服務機構Forrester發布《NewTech:ComputerVisionSoftwareForAIInChina,Q12018》報告,對國內機器視覺廠商進行了一輪全面評估,阿里云、微軟等被選入最強陣營。
報告指出,機器視覺在中國正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中國政府和企業驅動了這些技術的快速革新。數據顯示,在機器視覺領域的風險投資過去兩年增長了137%。
阿里云作為亞洲最大的云計算廠商,目前已經將機器視覺技術推進到多個行業。其中最為典型的是ET城市大腦。以杭州為例,項目由杭州市政府聯合阿里云共同實施,旨在構建一個城市的人工智能中樞,對全城公共資源進行自動化調配。攝像頭成為了城市大腦感知城市運行狀態的關鍵入口。
被譽為人工智能領域“登月計劃的”城市大腦催生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阿里巴巴機器智能實驗室副主任華先勝說,城市大腦只有對人、車、物、事全部都要了如指掌才能進行決策和優化,比如實時事故的報警、交通信號燈的優化,整個城市將變得可以被檢索,
據悉,杭州城市大腦已經可以在20秒內實現擁堵、逆向行駛、非機動車走機動車道、行人走機動車道等各類交通異常事件的自動識別,同時能適應夜間低照度下的工作環境。
目前,在試點區域杭州城市大腦已接管了249路監控球機,覆蓋700多個道路斷面,釋放巡邏警力約200余名,并能實現人工巡邏無法做到的365天24小時無休。2018年,杭州城市大腦項目預計將接入1700路視頻,覆蓋全城43%的道路范圍,上線后,監控覆蓋區域將無需人工巡邏。
除了城市以外,阿里云機器視覺還涉足了養豬、工業檢測、醫療、交通、環保等領域,場景包括:每天能自動生成5000萬橫幅廣告的“魯班”、電池板瑕疵的檢測、蠶絲瑕疵診斷、列車故障診斷等。
華先勝表示:”技術成功的關鍵在于我們的工程師能夠深入行業,理解不同的業務場景。算法的紅利正在消失,不存在通用的AI,只有精耕細作、深入行業才能成為真正的高手?!?/p>
Forrester報告持有相似的觀點。報告中強調,企業在將機器視覺機器應用到生產中,需要注意到業務知識的重要性。理解、定制算法,提升識別效果是很復雜的,不要忘記數據模型缺乏人類可以提供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