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對人工智能(AI)技術的使用,已經很多年了。”
10月10日下午,在上海的一場小范圍交流中,谷歌大中華區總裁石博盟(ScottBeaumont)上來就主動介紹,谷歌對人工智能的一些設想。
石博盟介紹,谷歌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貫穿于各個產品線,包括消費者導向的產品,比如谷歌翻譯中的圖象識別技術,可以通過相機鏡頭去翻譯標志、菜單等;對數據中心的控制和評估,以提高效率;在醫學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醫生提高篩查出疾病的準確率。
“現在來中國介紹和探討AI是最佳的時機。因為中國擁有大量科技資產,還有很多的計算機科學家,谷歌在中國也雇傭了很多軟件工程師。除此之外,中國一旦有一個想法,就能立刻把它打造成一個原型的能力非常強,還有海量的數據作為支撐,所以中國是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的。”石博盟說。
石博盟的這次上海之行,除了這場小范圍的交流會,還在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進行了兩場演講。
“我非常希望AI在中國有很好的發展,因為現在的中國是天時地利人和。”石博盟說。
谷歌的人工智能布局
據石博盟介紹,谷歌很長時間以來已經將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于各類產品線當中,其中包括消費者直接可以應用的產品,以及AI技術在后臺的應用。
在醫療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正變得越來越廣泛,石博盟舉例說,現在人工智能可以幫助醫生進行更準確的診斷糖尿病所引起的視網膜神經病變。醫生常規進行眼底檢查,會進行眼底的掃描成像,醫生傳統的方法就是一個一個的去看這些圖,從而判斷是否有病變。人工來進行這樣的診斷,準確率其實已經達到95%,但問題在于,即便5%的失誤率乘于幾億個潛在病患,最終的病患數量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進一步降低診斷的失誤率。
石博盟還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了谷歌的人工智能開源軟件平臺TensorFlow。
他舉了日本學生的例子。這名日本學生的父母開了一個黃瓜農場,每到秋收季節都非常繁忙。傳統的辦法需要手動按照顏色、色澤、大小等,對黃瓜進行分撿。而這個學生利用了TensorFlow打造了一個原型,用非常便宜的電腦就做出了這樣的算法,可以自動化、智能化幫助他媽媽去分撿黃瓜,將媽媽從繁忙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通過Tensorflow開發出來的這種程序,這是谷歌都沒有預料到的,而且即使我們想到了我們可能也不會去做,因為它的規模太小了,但如果我們提供了工具,就可以看到大家可以通過這些工具可以創造出什么。”石博盟說。
TensorFlow最初是谷歌大腦團隊研究開發的機器學習和深度神經網絡(NeuralNetworks)研究平臺。2015年11月9日起,谷歌將它更改為開源軟件庫,任何想要學習和利用人工智能的工程師或程序員都可以在上面獲取自己所需的代碼,從而開發自己需要的算法和原型,也可以將自己創造的代碼上傳供全世界共享。現在,TensorFlow的平臺在中國也被廣泛應用,使用TensorFlow的公司中包括小米和京東。
發展戰略:從mobilefirst變到了AIfirst
石博盟在谷歌工作已有9年時間。這其間,他經歷了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周期的誕生。
“我們看到,像蘋果、谷歌這樣的公司,已經成功地從移動互聯周期轉型到人工智能周期,但能否繼續取得成功還有待觀察。當然,對于大的趨勢的扭轉和變遷,谷歌采取了多管齊下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應對的。一方面我們是在內部進行創新,去觀察向前迭代的過程當中,我們自己能夠做什么事情。同時,我們也向外看,跟外部的機構進行密切的合作,去看他們有什么想法,他們可以做什么;還有就是我們提供一些工具,給你們帶來靈感,然后你們基于這些的創造也給我們帶來靈感和啟發。這三點實際上是我們在移動時代當中做的,而在人工智能這個周期當中,也同樣如此。”石博盟說。
從創立之初的搜索引擎,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安卓系統,谷歌一直保持著領先地位。在這波人工智能浪潮中,谷歌也早早喊出了人工智能優先的口號。
10月5日舉辦的谷歌硬件發布會上,谷歌全球CEO桑德爾·皮查伊(SundarPichai)再次在他的演講中,強調了谷歌的AIfirst(人工智能優先)發展戰略,不管是Pixel2手機,還是GoogleHome設備,以及支持同聲傳譯40種語言的PixelBuds耳機等,人工智能算法都在其中得到應用。
中國優勢:技術成熟,海量數據,政策支持
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引發國人關注,還是因為圍棋,尤其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與AlphaGo的對弈。
“當人和機器進行對弈的時候,可能人會有更多的壓力,希望能夠表現得更好。但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包括柯潔在內的圍棋選手對于人工智能是一種接受和擁抱的態度,他們將人工智能看作是一種能夠幫助他們揭示圍棋的奧妙、突破思維局限的途徑。”石博盟說。
“我感到最欣慰的一點是,中國有非常開放的態度,無論是行業初創公司,還是政府都是同樣的一個態度。”石博盟說。
國務院今年7月20日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文件,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關于中國的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石博盟稱,他強烈地希望人工智能在中國能夠有很好的發展,“因為在中國首先我們的計算機科技技術發展得非常成熟,有海量的數據,一旦有很好的想法很快可以做成原型的這種能力。除此之外,就如你剛才所講的社會當中民眾對這個話題也是暢所欲言,公開的討論氣氛也是非常活躍,而且政府還有政策、態度方面的支持。所以我覺得在中國有非常好的AI氣氛能夠資助它的發展。”
關于谷歌和中國企業之間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石博盟沒有列出具體的項目,但他提到了廣告業務,“我們的廣告業務是被AI所支持的,通過AI我們可以快速地識別系統當中廣告的好壞,還能夠有效定位最正確的目標受眾。”
此外,他還提到,谷歌的藝術文化項目,跟中國眾多的博物館都有合作,將一系列手工藝品或者繪畫等藝術,以高分辨率的圖片在線呈現給全球觀眾,這個項目背后就有AI的支持。
首先要敬畏中國市場發展的速度和激烈的競爭程度
據石博盟介紹,跟谷歌在其他國家的業務構成類似,谷歌在中國的收入主要也是廣告業務。
“我們可以去支持中國的廣告商去發展他的本地化業務,還有包括他們在中國之外的海外業務都可以。我們有非常全面的廣告產品線。”石博盟說,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谷歌可以幫助支持中國公司向海外發展。
關于下一個增長點,石博盟稱,目前為止還沒有什么內容可以跟大家分享,但希望在未來比今天做得更多,“我們也在看一些機會。”
在被問及中國市場的的挑戰和機會時,石博盟表示,至少從谷歌的角度上看,中國市場的機會真的是非常令人振奮。“首先你可以看到,中國本土產生了很多的消費服務,而這些服務土生土長來自于中國,在全球也是非常領先的。比如像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寶。中國電商發展也是世界體量最大的。如果美國公司還有其他國家的公司感興趣想來中國市場,他們首先要非常敬畏中國市場發展的速度和激烈的競爭程度,而且他們需要了解到很多事實。這對于那些老牌成功的大公司來說尤其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