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通用伺服哪家強? 各大廠商第二季度業績大比拼!

時間:2017-10-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乘著運動控制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中國通用伺服市場季度表現不俗。2017年第二季度,松下、三菱、臺達、匯川二季度業績同比增長超過30%;安川、埃斯頓等廠商業績二季度業績增長超過20%;西門子等廠商二季度業績同比增長超過10%。

乘著運動控制如火如荼的發展趨勢,中國通用伺服市場季度表現不俗。2017年第二季度,松下、三菱、臺達、匯川二季度業績同比增長超過30%;安川、埃斯頓等廠商業績二季度業績增長超過20%;西門子等廠商二季度業績同比增長超過10%。

通用伺服哪家強? 請看各大廠商Q2表現!

通用伺服市場廠商出貨同比增長:29.5%

通用伺服哪家強? 請看各大廠商Q2表現!

通用伺服市場用戶采購同比增長:26.9%

漂亮的銷售數字背后,離不開國家政策紅利持續推動制造業升溫、iphone8相關生產設備升級、鋰電池生產設備及太陽能加工設備增加的巨大市場。在伺服需求同比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歐美系、日系、國產等各家廠商的通用伺服產品也表現出較強的行業偏好。

首先,將伺服廠商歸類一下:(排名不分先后)

通用伺服哪家強? 請看各大廠商Q2表現!

其次,請看在細分行業中,各大廠商Q2表現:

1.電子制造行業

細分來看,3C相關的設備伺服需求上漲;鋰電池相關設備和太陽能后端加工設備伺服需求增長。在這個方面,松下、三菱、西門子、羅克韋爾、匯川、施耐德、埃斯頓增長幅度皆在15%以上;整體而言,電子制造行業漲幅穩居第一。

2.機床行業

手機周邊等3C相關小型精密加工機床增長非常強勁,加工中心和復合車銑等金切機床等增長次之。安川、臺達、埃斯頓在該行業業績同比增長大于15%;機床行業市場表現增幅穩步增長。

3.機械手及機器人周邊

2017年中國已變成工業機器人第一大市場,相關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匯川、臺達、松下搭乘“中國制造2025”的大船,相關行業增長幅度較大。其中,匯川以穩定的質量和服務該領域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4.紙巾機械伺服

包裝機械伺服需求保持穩定增長;需特別指出的是,國內由于二胎政策和人口老齡化等因素促進紙巾機械增長。使得羅克韋爾自動化在紙巾機械、包裝機械等行業增長幅度為兩位數。

5.出口紡織機械伺服

德系汽車廠需求微幅下滑,紡織機械需求在Q2內微幅增長。在這個方面,埃斯頓相關產品表現仍然保持強勁,Lenze微幅增長。

各大伺服“新寵”哪家強?

歐系品牌如西門子、施耐德等,性能好,穩定性強,同時由于技術路線與日系產品不同,成本較高。為了拓展國內市場,也在不斷進行伺服系統的本地化研發,外資品牌的“本地化”已經爐火純青了!代表:西門子最新發布的SINAMICSV90伺服系統。

日本廠家傾向于在易用性方面下功夫,使得交流伺服系統就像步進電機那么方便易用,達到所謂的即插即用(PlugandWork)。三菱、安川、松下皆有特色產品。

代表:松下AC伺服電機和驅動器。其MINASA6家族,更小、更快、使用更簡單。適應時代需求的伺服電機。實現了高速和高精度響應的伺服電機/驅動器,適用于半導體制造裝置與機器人。

日本安川近幾年重點推廣的直線電機結構簡單,適合高速直線運動。初級繞組利用率高,無橫向邊緣效應,容易克服單邊磁拉力問題。易于調節和控制,適應性強、高加速度。

國內驅動器廠家研究較多,推出商品化產品的有上海鳴志、北京清能德創、深圳大族電機、深圳步科等。對于國內廠家而言,不僅要在整體方案上體現更好的性能,也要繼續發揮較強的服務優勢,提升客戶體驗。最為重要的是,編碼器、減速器、伺服機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要積極踐行,提高伺服系統的電機動態響應、過載能力、效率等綜合性能。

代表:臺達重磅推出高性能運動控制型高階交流伺服系統ASDA-A3系列。該系列產品以其極速、精準、平穩、高效、節能的技術優勢,ASDA-A3系列具有3kHz速度響應頻寬,較臺達ASDA-A2系列提升達3倍,從而使命令追隨更及時。

用戶體驗

國內目前還是處于電機本體自己做,編碼器外購的階段。安川已經做到自己定制編碼器,使電機的體積更小,結構更簡單。西門子的伺服用量也挺大的,可靠的設備用西門子、羅克韋爾自動化的居多。西門子電機設計余量大,結實耐用。

編輯視點

由Q2季度各大廠商在各細分行業表現可知:一線伺服系統廠商,不斷刷新伺服的技術和性能標準,并在長期的應用實踐中形成了各自的行業積累。二季度政策紅利持續,推動制造業升溫;分銷商備貨意愿增強,中間庫存同比大幅增長;iphone8相關生產設備、鋰電池生產設備及太陽能加工設備伺服需求同比大幅增長,帶動松下、安川、臺達、匯川等廠商出貨同比增加。

國內生產的專用伺服電機居多;國內伺服大部分廠家出于成本考慮,偏向日系設計。日系電機的零配件也相對能夠找到,非常好配型。不足之處則是中國在驅動器、編碼器、運動控制器等配套方面技術不夠。從長遠計,應著重發展相關技術領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