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工智能都是世界經久不衰的話題,從影視屏幕還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從圍棋博弈再到互聯網應用,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雖然阿爾法狗成功地擊敗了全世界各地的棋手,但是相比于娛樂、金融,人工智能可能會在醫療上面率先落地,因為相比于另外兩種需求,只有醫療才是人類最為迫切的急需。人工智能的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等關鍵技術正在驅動人工智能不斷地向前發展,醫療產業由于其經驗密集、數據密集、知識密集乃至人類腦力勞動密集正在成為最需要人工智能解救的對象。
并且,隨著社會的進步,全世界人民健康意識的覺醒,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速,人民更希望能夠用更加先進的技術延長人類的生命,增強人類的體魄,乃至于實現真正高效率的醫療服務,從而在需求領域極大地刺激了人工智能醫療的發展。
面對著技術的進步、需求的激增,很多的公司也逐步意識到這個問題,著名的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企業谷歌正在將其主要精力集中于醫療領域。繼谷歌之后,人工智能醫療正在成為全新的投資風口,8月5日到9日,一共有11家AI相關智能醫療公司獲得約3.6億美元的投資,單筆最大融資是一家手術機器人公司——Auris獲得2.8億美元D輪融資。智能醫療已經成為目前最大的投資風口!
人工智能醫療的風口到底在哪里?
說到人工智能醫療,是不是大多數讀者心中都是電影《IROBOT》、《星球大戰》中機器人醫生的形象呢?然而,人形機器人對于大多數國家和企業來說都是非常困難的難點,短時間內人形機器人的醫療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人工智能的全面鋪開正在成為一種可能性。其主要覆蓋的風口我們可以歸納成為以下幾點:
一是醫療機器人的發展。這里的機器人也許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人形機器人,卻是機器人技術在醫療領域的一種全新的組合應用。比如說,面對著人類完全無法逆轉的人體損傷,以及人類群體中存在的大量的殘疾人,通過醫療機器人的使用則是構建起電信號和神經信號傳遞的可穿戴機器人,從而成為人類的智能外骨骼、智能假肢等輔助設備,從而讓殘疾人能夠真正的站起來,實現機器人對于人體的改造。
此外,大量的醫生需要進行高強度的手術和復雜的醫療保健工作,通過機器人可以輔助醫護人員進行這方面的治療,這都是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二是智能藥物的研發。所謂智能藥物,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與醫療機器人有些類似,通過納米技術制造納米機器人,通過納米機器人進入人類體內對于疾病的病灶進行精準治療,從而實現了最小的創傷,最大的療效。
另一個部分則是將人工智能中最關鍵的深度學習技術應用于日常藥物的研究,再通過云計算增強人工智能的運算能力,再輔助以大數據技術加速藥物的研發,從而分析篩選出最適合的藥物產品,從而實現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提高研發成功率的目的。并且在研發后期,通過人工智能的計算機模擬可以對藥物的毒副作用進行全面的預測,從而實現快速研發。
三是智能診療技術。上面的兩種技術應用尚不太多,但是智能診療已經正在成為人工智能醫療中最為成熟的一個部分,以最著名的IBM診療系統沃森為例,通過1.5萬小時的在線登錄時長,沃森已經成功將數據涵蓋了所有醫學教科書、期刊、專著以及頂級醫療機構的臨床資料。所以短時間內,沃森醫生就已經達到了日常醫學院學生8年以上的水平。如今沃森已經能夠模擬醫生的思維和診斷推力,給出更加可靠的診斷治療方案,供醫生選擇,并降低了醫療的事故率。
四是智能影像識別技術。通過人工智能在圖像識別領域的突出能力,將其應用于感知環節,對影響進行科學分析,從而獲取更為有利的信息。再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將大量的歷史影像數據和診斷數據進行大數據教育,將神經元網絡的深度學習訓練增強起來,從而讓醫學影響這個難點成為機器人就可以快速掌握的全新領域,從而讓大量的人力可以從中解放出來。
上述四個領域是人工智能醫療極有可能的未來發展點,尤其是智能診療是有可能最先突破的重點,值得投資者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