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 三大瓶頸需解決

時間:2017-08-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自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興起,將制造業與互聯網結合,實現深度兩化融合成為重要課題。

自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興起,將制造業與互聯網結合,實現深度兩化融合成為重要課題。8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省企業信息化促進會會長譚建榮在“2017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高峰論壇”上表示,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需要解決“異構集成”、“實時共享”、“知識推送”三大瓶頸。

據了解,由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的“2017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高峰論壇”,在杭州下沙舉行。旨在促進企業間對接交流,破解制約企業發展難題,改善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提升企業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和兩化融合能力。

譚建榮指出,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本質上是提升制造業的水平和層次。

“無論是美國的先進制造企業,德國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最終都落實在智能制造。”譚建榮說,智能制造是智能技術和制造技術的融合,而融合就會產生協同性的問題。

在譚建榮看來,通過工業大數據支撐下的協同設計、協調加工、協同裝配、協調服務,才能真正把制造業和互聯網技術有機融合起來。而“異構集成”、“實時共享”、“知識推送”是三大瓶頸。其中,異構集成是當前面臨的最大瓶頸。

“我們做了20多年信息化,推廣CAD、CAPP,ERP,每一個企業只用一種軟件。即使都用同一個軟件的公司,還涉及到PDM、設計部門、加工部門、物料供應部門、供應鏈企業和你如何信息溝通集成,而且這都是異構的。”譚建榮如是說。

在“實時共享”方面,譚建榮以導航系統為例進行解析。曾經駕駛員開車使用車載導航,如今大多數人都使用百度和高德導航,因此許多做車載導航的企業倒閉了。車載導航無法進行實時共享,而百度和高德導航能夠通過實時共享告訴駕駛員,哪里堵車、哪里修路、需要多少時間等實時信息。

“過去企業里的知識推送依靠師傅帶徒弟,”譚建榮指出這樣存在師傅個人的知識有限;師傅操作嫻熟,但表達不清;師傅不太愿意教等問題。如果我們現在把師傅的知識總結出來,在加工產品時,正確及時地將信息自動推送給每一個操作工,那在“知識推送”方面就實現了智能制造。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子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