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月,一批批參觀、考察、洽談合作的人流,打破了靖江機器人智能制造(焊接)中心這個科研生產單位的寧靜,而隨著這里研制生產的機器人批量走進工廠生產線,靖江機器人智能制造(焊接)技術服務和產業集群風生水起。
樣板車間,“三合一”構建創新平臺
“一看這焊痕,就知道焊接工藝有多先進!”“這樣的技術就很容易控制產品質量了!”“電弧3D打印增材制造技術的效率如何?”“機器人主要應用在哪些領域?”“投入市場后有沒有價格優勢?”
8月2日下午,靖江機器人智能制造(焊接)中心負責人、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克鴻教授接待了省委書記李強的調研。李強在調研中接連發問,與專家交流探討,反復叮囑,“中心要加快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的轉移轉化,通過創新服務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助推技術+資本、工業+互聯網、生產+機器人等新業態發展,進一步加快示范推廣應用。”
作為一個以焊接為主的機器人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靖江機器人智能制造(焊接)中心于2015年由靖江市政府和南京理工大學聯手共建,由靖江市產業技術研究院、泰州南京理工大學研究院、常州大學懷德學院三方合作籌建。王克鴻教授帶領40多位博士以及焊接領域頂尖專家負責該中心的籌建與運行。
“別看這個焊接中心規模不是很大,可其含金量和示范效應在全國同行業一枝獨秀。”王克鴻告訴記者,該中心已建成1000平方米的焊接智能制造展廳和3000平方米的焊裝數字化車間。其中,焊接智能制造展廳為江蘇首家全方位展示先進焊接技術、焊接新方法和3D打印的綜合性現代化科技展廳,數字化車間為全國首個以智能焊裝車間為主的全數字化車間。
靖江市委書記趙葉表示,由政校企聯手打造的這個“三合一”研發創新平臺,秉持開放共贏理念,已與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焊接研究所等多家高校院所建立廣泛密切的合作關系,形成薈萃國內頂尖焊接專家的技術團隊。該中心將形成創新研發、應用推廣、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四大功能定位,全面助推機器人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以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瞄準一流,機器人背后專家領航
“為觀察生產焊接過程、拿到檢測數據,1000多次的檢測,專家老師的牙齒烤黃了,頭發掉光了!”說起當年科研攻關的場景,南京理工大學博士、靖江機器人智能制造(焊接)中心現場負責人景巖還是激動不已。作為工業制造的一個關鍵環節,焊接技術代表了一個地區制造業的發展水平,而機器人智能焊接則是焊接技術今后的主要發展方向。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