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王者不在!智能穿戴行業還能火多久?

時間:2017-07-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智能手環巨頭的倒下,是否預示著智能穿戴行業寒冬已至?

近日以健身手環和便攜音箱著稱的Jawbone已經開始進入清算程序。不久之后,我們就要跟Jawbone說再見了。

誰扼殺了智能手環巨頭?

智能手環巨頭的倒下,是否預示著智能穿戴行業寒冬已至?環顧業內,昔日火爆的智能路由器、智能手表等也相繼收縮戰線,種種跡象顯示,很多廠商對智能穿戴行業的發展前景已經不再看好。

從TheInformation的報道可以得知,

多年前已經陷入財務危機。究竟是什么,讓這家獲得了2.5億美元融資,估值33億美元的智能手環巨頭衰落的?在筆者看來,智能手環熱度消退后,市場需求大幅下滑,這是智能手環巨頭Jawbone陷入危機的根源。

的確,智能手環這個產品剛剛誕生時,引發了消費者的尖叫。借助一個小手環,用戶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每天走了多少路,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每天睡了幾個小時……不爭的事實就是,智能手環這些功能仍舊過于單薄,尤其是大量資本涌入智能手環市場后,功能高度同質化,讓Jawbone這個智能手環鼻祖迅速陷入了危機。

與其他品牌的智能手環相比,Jawbone的手環在功能上并沒有獨到之處,但售價卻高于其他品牌的智能手環。以JawboneUP4來說,售價千元以上,功能與國內售價百元的智能手環產品幾乎沒什么差別。

既便是考慮到了品牌溢價這一因素,但功能缺乏創新、產品缺乏亮點的Jawbone智能手環仍難以支撐過高的售價。在國內智能手環產品的沖擊下,Jawbone太高的定價策略難以在市場生存亦是必然,因為小米的智能手環售價只有幾十塊錢而已。試問,同樣的功能,價格懸殊幾十倍,Jawbone如何挑戰小米們?

功能上,Jawbone智能手環的功能與小米手環基本一樣,做工上的差別也不大。在缺乏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太高的定價機制,是Jawbone衰落的一個因素。當然了,市場需求的大幅下滑,加速了Jawbone這個智能手環巨頭的倒下。歸根結底,智能手環是一個小眾市場,這才是智能手環巨頭陷入財務危機的真正誘因。

智能穿戴行業還能火多久?

作為智能穿戴行業的典型產品,智能手環當下的困境,是智能穿戴行業的一個縮影。在智能手環巨頭Jawbone進入破產清算前,智能手表行業也遭遇了一場地震,華碩、摩托羅拉等品牌先后終止新一代產品的研發。

慘淡的銷量,是科技巨頭們無奈離開智能手表領域的重要原因,華碩在智能手表行業的遭遇,真實的反應出這一行業的真實狀況。據悉,自2014年華碩發布第一代ZenWatch智能手表以來,ZenWatch系列產品共發布過三代產品。然而,ZenWatch的銷量并不那么光鮮,截至當前華碩ZenWatch每月的平均出貨量只有5000-6000塊。

與智能手機幾年前的熱度相比,華為ZenWatch的銷量只能用“慘淡”兩個字來形容。持續低迷的銷量,是華碩不得不放棄智能手表業務的重要原因。而摩托羅拉終止新一代智能手表Moto360的研發,同樣是因為銷量沒有達到預期。來自IDC的數據稱,去年第三季度摩托羅拉智能手表僅賣出了10萬臺,而華為智能手表的市場份額,已經跌出前5。

事實上,智能手表整個行業的銷量都不樂觀。2016年美國智能手表先驅企業Pebble宣布倒閉,軟件、固件和專利打包賣身給另外一家智能穿戴公司Fitbit。相比之下,蘋果智能手表銷量要好一些,去年每一季度的銷量都在100萬臺左右,占據了智能手表市場近一半的份額,成為行業的老大。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智能手表在市場叫好不叫座,很大程度是體驗太差。以蘋果的智能手表來說吧,充滿電的情況下待機最多1天,如果把微信、短信等重要信息向AppleWatch推送的話,蘋果智能手表待機也就半天。如此短的待機時間,嚴重影響了用戶的體驗。沒有出色的用戶體驗,智能手表如何臣服用戶?

毋庸置疑,無論是智能手環,還是智能手表,這些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前景并不樂觀。而一些小眾的智能頭盔、智能眼鏡等智能穿戴設備,銷量更是慘淡。過于雞肋的價值,是智能穿戴設備銷量遇冷的真正原因。

坦白說,智能手環巨頭Jawbone的倒下,是智能穿戴設備市場前景不太樂觀的一個信號。誠然,智能手環和智能手表在產品形態上實現了顛覆,但眼下糟糕的用戶體驗注定智能穿戴行業的火爆很難持續。隨著消費者回歸理性,智能穿戴行業的寒冬也悄然而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