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業機器人未來的發展,技術方是王道

時間:2017-07-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的步伐,國內制造業掀起了一場工業變革的新浪潮。“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出臺,進一步推進了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

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的步伐,國內制造業掀起了一場工業變革的新浪潮。“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出臺,進一步推進了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以中國機器人25%的復合增長率推算,預計到202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保有量將達到發達國家目前的水平。而隨著國內服務機器人市場的進一步爆發,規模將超過工業機器人,更多的資本和企業將進入服務機器人領域,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進入良性軌道。

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利好下,國內機器人市場迅速升溫,機器人產業可謂迅猛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6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0057(臺/套),實現了47%的高速增長,這并不是一個單月的現象,近年來機器人產業都保持著較高的增速,今年前五月,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50.4%。另外,截至6月22日,機器人概念板塊共有26家公司預告了上半年業績,逾90%的公司實現盈利增長,行業整體向好。

我國機器人產業市場空間巨大,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面臨的諸多挑戰。

政府補助依賴程度較高。國內的機器人產業,與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密不可分,在機器人制造行業,上市公司尤其依賴來自政府的財政補助。據上市公司新時達最新數據顯示,該公司2017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6.0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59.57萬元,同比增長19.42%,其中,該公司來自政府的補助就高達1239.38萬元。

核心零部件技術缺失嚴重。核心零部件是工業機器人的利潤中心,尤其伺服電機和減速機是制約降低國產工業機器人成本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普通存在“缺少核心技術、缺少關鍵零部件、缺少高端產品”的現象。我國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多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產品主要集中在三軸、四軸的中低端碼垛機器人以及搬運機器人。

國內機器人市場的高速增長雖然帶動了國產機器人企業的發展,但是就目前而言,最大的“受益者”仍然是國外企業。

當前國內工業機器人發展的軟肋之一,就是高端、技術復雜的六軸以上多關節機器人,國外公司占據了我國機器人市場約90%的份額,其中僅發那科、新松、kuka和abb四家公司就搶占了約65%的市場份額。

工業機器人需求快速增加,但國內機器人產業總體水平與國外尚有差距,中高端市場進口替代空間大,機器人行業有望成為引導國內制造業整體升級的排頭兵。對于工業機器人未來的發展,只能說技術方是王道,誰在技術上占有優勢,誰就將引領這個產業的發展。

鄭州萬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新松機器人應用方案提供商,一直將創新與技術研發作為企業發展核心,率先攻克工業機器人高精度智能化難題,憑借技術優勢和創新優勢,已成為國內智能工業機器人行業中的佼佼者。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