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9日首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如期舉行。對此,我國各級部負責人表示,我國即將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國家規劃,力爭使之成為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當前,我國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隨著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等技術的加速突破和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正在邁入新的階段,這個階段呈現出跨界融合、人機協同、自主操控等新特征。
互聯網大咖們紛紛出席會議,馬云、馬化騰、李彥宏等大咖們大談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路徑。并表示,中國在人工智能時代擁有獨特優勢,有望抓住機會走出獨特的發展道路。隨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編制完成,人工智能發展潛能巨大。其中,李彥宏說,未來百度之路很可能成也人工智能,敗也人工智能。但個人對百度還是充滿期待,希望百度未來之路越來越好。當然,由于信息環境巨變、社會需求爆發以及AI的基礎和目標巨變讓人工智能邁向新一代,人工智能顯示出了新的特征,比如大數據上的深度學習+自我鍛煉的綜合進化技術,基于網絡的群體智能已經萌芽,人機一體化技術導向混合智能,跨媒體推理已經興起,無人系統迅速發展。
人工智能正實實在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改變相關行業。今年達沃斯論壇主題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包容性增長”,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仍是論壇聚焦的熱點。“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影響:把握機遇”分論壇上,普華永道全球人工智能主管合伙人AnandS·Rao指出,在人工智能的推動下,2030年全球GDP將增長14%,相當于15.7萬億美元,人工智能或將創造出最大的商機。人工智能通過轉變工作方式以及開拓新的價值和增長源,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從6.3%提速至7.9%。埃森哲進一步解讀了人工智能對中國15個行業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研究顯示,制造業、農林漁業、批發和零售業將成為從人工智能應用中獲益最多的三個行業。到2035年,人工智能將推動這三大行業的年增長率分別提升2%、1.8%和1.7%。
今年的兩大會議都明確表明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還有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策略,并且2017年,是人工智能全面上升為國家重點關注領域的元年。人工智能2030規劃落地在即,產業扶植與執行政策或超預期。中央財政特別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劃設立專項資金,在科技部牽頭、工信部多方的大力配合下,中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規劃即將面世。
與此同時,中國工程院在研究"智能城市""大數據""智能制造""創新設計"和"知識中心"等項目時,深感人工智能之重要。并表示,人工智能不僅會有量的大發展,而且將進入一次質的大飛躍,中國應予以前瞻性研究,盡快布局、率先策動。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