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個世界,一切都是可打印的:一個沒有任何短缺的世界。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這一愿景也許會在將來的某天實現。想必,我們現在對3D打印的概念并不陌生,3D打印及其3D打印技術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存在。
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是一種快速成形技術,被“經濟學家”雜志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代表性技術,現產業價值約為40億美元,并以60%的年增速發展,已經在醫學、汽車、航空和航天工業領域得到應用和推廣,主要用于成品和部分精密零部件的制造,預計整個行業到2020年將實現210億美元的產值。
據悉,Olli的量產再過不久就會開始,將由LocalMotors位于柏林和美國田納西州的工廠負責執行。而其首輛(可能也是唯一)完全3D打印的版本正在田納西州Knoxville的工程中制造,很快就能下線了。當前最強3D打印汽車公司美國LocalMotors與IBM聯手推出了全球首輛物聯網迷你巴士—Olli。這款可愛的汽車搭載了IBM的Watson云計算平臺,不但具有自主學習,還能實現自動駕駛,所以一面世就引起了多方關注—德國聯邦鐵路公司DeutscheBahn更是已經于2017年1月在柏林對其進行了實際測試,并宣布未來會正式引進50臺。
與此同時,考古組織將利用3D打印機重建IS毀壞千年古寺拱門,今年8月份,IS極端組織將位于敘利亞的2000年古寺貝爾寺炸成平地,著名的帕爾米拉拱門成為其留在世上的唯一遺跡,但可能很快也將"慘遭毒手"。一個考古組織宣布將利用世界最大的3D打印機,通過現代3D打印技術將這扇拱門"搬到"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和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
3D打印技術在這四個方式改變傳統制造業過時
1、廢物預防
對于傳統制造業的大多數企業來說,浪費是其揮之不去的噩夢。在某些情況下,浪費的資源不僅僅影響最終的產出,而且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而這種浪費在3D打印中幾乎不存在,3D打印所使用的3D打印材料通過擠出機擠出,最終構成成品。3D打印不用剔除邊角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通過摒棄生產線而降低了成本。
與傳統的制造業不同,傳統制造業由于種種原因被迫過度生產,長期以來會造成巨大的浪費,3D打印可以讓你生產所需的數量,而無需任何損失。
2、原型生產簡單
繪制復雜的制造設計可能是一個艱巨的過程。盡管做了很多工作,但還是不能達到最初設定的效果。無休止地重新設計和修改,讓你已經沒有更多的激情投入其中。而與傳統制造相比,3D打印更具靈活性。3D打印不需要傳統的刀具、夾具、機床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把計算機的任何形狀的三維CAD圖形生成實物產品。
3、無縫制作
3D打印的制造工藝更自動化,相較于傳統制造無需嚴格的手動輸入。選擇材料后,按“打印”按鈕,項目將以無縫的方式實現成品。當3D打印機發生故障時會自動停止打印作業,進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和生產設備的損壞。
4、大規模定制
到目前為止,根據個人個性化量身定做的商品數量有限。但是,通過3D打印,可以大量打印定制設計,而無需額外費用。
3D打印技術之所以強大,是因為3D打印技術不僅僅在各行各業有著廣泛的運用并且改變傳統制造業產業鏈的發展,在醫療領域中,3D打印技術有著突破性的進展,并且減少很多不必要的人工消耗,與此同時,3D打印技術還能夠在在星球上建造一個城市,在汽車上也可以廣泛運用,知名品牌德國大眾是當前擁抱3D打印最積極的汽車企業之一,目前已經在原型開發和設備建設中用到了這項技術。近日,該集團再次向前邁進,宣布會通過旗下的發展和技術規劃部門利用3D打印技術來制造經典車型的零部件。
更多資訊請關注印刷包裝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