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云計算標準體系待完善

時間:2017-05-0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這是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 續三大運營商和BAT等互聯網企業早期入局后,傳統IT企業和新生態云計算公司也已悉數登場。“百花爭鳴”的背后是云計算市場巨大的利益和價值。

這是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

續三大運營商和BAT等互聯網企業早期入局后,傳統IT企業和新生態云計算公司也已悉數登場。“百花爭鳴”的背后是云計算市場巨大的利益和價值。

然而,這個看似繁榮的領域也深藏隱憂:低水平重復建設凸顯,標準體系亟待完善……這一切,都為企業上“云”蒙上了陰影。

2016年中國云服務市場規模2016年中國云服務市場規模

4300億“大蛋糕”,曾與AI遭遇相同

4月10日,工信部發布了《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2019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達到4300億元。這使得國內玩家紛紛入局瓜分“蛋糕”。

《中國云服務及云存儲市場分析報告》也指出,2016年云服務市場規模達到516億。預計2017年市場份額將達到698億。而在近三年來,年復合增長率已超過了32%。

值得注意的是,在云服務領域中,互聯網企業的使用率最高。其中以電商、游戲、金融、視頻和手機企業為主。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在2017年綠公司年會時提到,在未來30年,如果有公司不用互聯網發展業務,就如同在數十年前不用水電一樣可怕。這里的互聯網發展業務即涉及到云服務。

廣告

實際上,云計算的概念已被“翻炒”多年。縱觀國際市場,谷歌早在11年前就提出了云計算,但受限于技術等因素,它經歷了與人工智能相似的遭遇:爆發、應用、被質疑、冷卻、再爆發。

反觀國內,2010年前后互聯網公司和運營商相繼入局,從最初的私有云到如今政企云、金融云等,也已囊括了眾多層面并逐步分食了市場。

2017年云應用預測2017年云應用預測

互聯網公司帶隊,多數廠商陪跑

云計算領域之所以變得繁榮,無外乎三個方面。

首先是政府對企業的加持。近日,浙江省率先公布了10萬企業上云計劃,構成“云上浙江”,試圖打造全國云計算產業中心。幾天后,江蘇省也推出“1+30+300”工程。GDP全國排名第二、第四的兩大省份先后推動企業上云,顯露出政府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體方向。

其次是云計算產能的劇增。從現狀分析,以BAT為首的互聯網企業走在了前面且已找到了各自的定位。阿里云主要服務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并且實現了快速盈利,財報顯示其連續7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幅;騰訊云則在政務云領域不斷發力搶奪市場份額,并以1分錢中標事件引發關注;而百度云則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拋出人工智能(AI)、大數據(BigData)、云計算(CloudComputing)的ABC計劃。

云計算行業分析師肖澤陽認為,BAT在該領域的競爭吸引眼球,但沒有話題的公司同樣不可小事。在細分領域上,華為云、金山云和三大運營商等均發展良好,用友云、浪潮云等也結合了生態鏈上的合作伙伴幫助企業上云。

“反而是一些新生態的云計算公司,日子可能不太好過”,肖澤陽說,大廠商有生態體系、上下游產業鏈、品牌效應、資源優勢以及政府關系等因素作為支撐,搶占市場大份額在“情理之中”,而對于資本加持的一些新生態公司,由于云計算市場暫未達到精細化,導致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產品嚴重的特性,“幾家公司的產品和服務都大同小異,沒有特點就會導致沒人買賬”,此外,該現象也出現在部分IT企業中。

資本不溫不火,創新未必符合需求

事實上,新生態云計算公司的崛起完全依靠資本的加持。據新浪科技統計,在被看好的幾家新秀公司中,今年只有UCloud宣布D輪融資9.6億元,而青云QingCloud和七牛云儲存均是一年多錢拿到的1億美元融資。此外,其他新秀的融資狀況多在千萬美元左右。

由此可見,資本雖對創新云計算公司示好,但并不熱衷于此。這些公司雖發展多年,但規模和影響力均與巨頭廠商無法抗衡。

“急于打造生態是個坑,生態是大公司的事兒。回過頭發現,生態如果資金不夠大是很難建立的,”UCloud創始人及CEO季昕華說道。

此外,技術創新與現實需求的不匹配也是阻礙發展的原因之一。其中一家創新公司的員工向新浪科技透露,資本示好創新云服務,這主要基于Saas層面的創新,但從現狀來看,很多企業還停留在Paas或Iaas層面的需求中,而這兩個層面早已被巨頭占據,“這就好比你的長處是做名菜,但對方只想吃頓普通的家常菜”。

阿里云官網以促銷博眼球阿里云官網以促銷博眼球

價格戰搶市場,標準體系亟待完善

有市場需求就有價格競爭,現實如此,云端亦如此。

近期類似案例頗多:騰訊云以1分錢中標廈門政務云、中國電信1分錢中標遼陽市信息中心硬件平臺項目、中國移動0元中標上海電子政務云項目等。此舉是否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是網友關注的焦點。

尚不論是否違法,價格戰已是不爭的事實。阿里云在云溪大會·深圳峰會上就宣布了降費舉措,并在官網以“全網最低”、“1折優惠”等字眼博得眼球。有媒體統計,在2015年至2016年,阿里云曾先后十余次下調了價格。放眼國際,亞馬遜AWS也有數十次的降價調整。

微軟亞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申元慶告訴新浪科技,目前絕大部分價格戰都在淺水區,因為在IaaS層方面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很多公司的IT部門申請買服務器,但老板都不批,選擇云計算但預算又少,所以只能比價格”。

在大公司眼中,打價格戰的初衷是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這也對新生態云計算公司的發展設置了層層阻礙。

《發展行動計劃》寫明將發布云計算相關標準超過20項,形成較為完整的標準體系和第三方測評服務體系。可預見的是,在未來三年中,隨著體系的逐步完善和企業對數據依賴的增強,大量資本還將流入云計算領域,紛爭還將持續上演。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