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要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應用,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在《中國制造2025》引導之下,越來越多的行業正在積極擁抱“智造時代”,不只是汽車、家電、重工、手機等主流制造業,就連插座這樣的細分行業,都已迎來向“智造”發展的契機,這個契機就是插座行業新國家標準的執行。
插座新國標勢不可擋,舊標準將被淘汰
2015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公布了《家用和類似用途插頭插座第2-5部分:轉換器的特殊要求》等35項國家標準,并定于今年的4月14日開始執行,全新標準在業內被稱為“新國標”。新國標在2010年頒布的上一代國標基礎上進行了升級,主要涉及增加保護門、電源線加粗、材質采用高阻燃材料等方面。
目前新國標已經開始執行一周,市面上也已經有不少廠商開始了新國標產品的銷售。根據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包括公牛在內的一些知名插座廠商的新產品都標上了“新國標安全大升級”的字樣,方便用戶選購,但或許是因為執行時間較短,目前還是存在不少采用老版標準的產品在市面上銷售的情況,尤以知名度較低的品牌為代表。
可以預計,隨著新國標自上而下的引導,行業內的整體趨勢還是朝著“換新”這一目標在努力轉化,相信老標準產品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這對于消費者而言是巨大的利好,可供選擇的產品更好了。對于插座行業來說同樣是一個好事,新國標的執行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契機。這也體現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兩個方向,一個是國家政策層面自上而下的引導;一個是行業企業自下而上的進化。
公牛率先擁抱新國標體現出智造優勢
據相關部門對插座市場銷售情況所做的調查顯示,每年我國插座的需求量都在1億件以上,相關生產廠家達到了數千家。這是一個龐大而又分散的市場,因此要整個插座行業在短時間內淘汰掉老版標準的產品,全部實行新國標并在市面上鋪貨,并不現實。一個企業要全面切入到新國標,將會涉及到生產線、供應鏈、模具、材料、設計諸多維度的調整,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這方面,以公牛為代表的大型插座企業反應最為迅速。據了解,公牛從去年10月開始就已經上市了新國標插座產品,無論是在淘寶、京東等線上電商平臺,還是線下超市、零售商店等經銷商都已實現了覆蓋,可以說,公牛在新國標插座行業的布局時間與力度都超過了競爭對手。
公牛這回之所以反應如此迅速,和其對生產線的積極改造分不開。公牛設有轉換器自動化工廠,分設自動化部、設備部和自動化車間三個部分。其中,自動化車間的工作直接對應此次新國標所要求的插座保護門,通過自動化設備實施相關的生產與檢測工作,確保其品質和良品率。據悉,引入自動化設備后,1臺設備大概可以代替10個勞動力,因此可以做到快速兼容新國標產品。
截至目前,還沒有完成新國標產品的推行的公司主要是中小型的低知名度插座企業,這是因為要在短期內迅速完成新國標的普及,就必須要求插座企業要有足夠的資金和過硬的實力。
以在國內插座行業市場份額占據半壁江山的公牛為例,目前就擁有241項國家專利,不僅能應對新國標的升級需求,還能基于新國標做二次升級,引入一體化銅條技術平臺,打造更安全的差異化產品,這些顯性優勢都為其推行插座新國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不過,歸根結底,公牛能夠率先擁抱插座新國標,還是因為其及早地擁抱了“智造”趨勢,在生產線等領域投入資金布局。這體現出智造的魅力:可以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或者國家標準要求,因此不用懷疑,下一個新國標出臺,最先適配的依然會是具有智造優勢的企業。
新國標會成為插座“智造化”的契機?
智能制造與傳統制造最大不同是,不是勞動力密集型,而是智力密集型。基于智能設備、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檢測等等新科技,實現“互聯網+制造”。它不會受到勞動力成本的顯著影響,同時,可以應對市場需求進行個性化生產。
插座也用機器人?新國標加速插座進入智造時代
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進中國智造。在公布中國制造2025計劃之后,今年“兩會”報告中再次提到,“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是制造業,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的主力。”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已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制造業智能化已經進入深水區。
科技巨頭在中國智造尋找機會。在去年的“云棲大會”上,馬云提出了“五新”觀點,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其中在新制造方面,馬云特別強調了未來的制造業是關于數據的技術革命,DT時代生產設備將會完全智能化,而制造業則會從B2C轉向C2B,即按需定制。人工智能技術在2016年的爆發,意味著“智能”與各行各業的結合加速,智能制造已成必然趨勢。比如騰訊近日選擇在制造大省浙江舉辦“數字經濟”峰會主題同樣是“互聯網+制造”,包括哇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等制造業大佬都被請來站臺。
對于插座行業來說,新國標的頒布和推行是其擁抱智能制造的一個契機。目前插座行業的利潤率亟待提升,尤其是新國標的推行會帶來產品成本的上漲,這對企業平衡成本和利潤是非常嚴峻的考驗,而智能制造的引入則能有效緩解這個矛盾。
智能制造意味著更多的機器會取代人,完成全自動化的生產與檢測等原本需要人類來完成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智能制造允許彈性制造,能夠更快兼容類似于新國標的技術升級標準,也不需要太多時間去做人員技能培訓。目前智能插座、針對數碼用戶的USB插座等新插座形態層出不窮,例如公牛就在去年上半年上市了支持用手機App操控的Wi-Fi智能插座2代,在這類產品的新技術原理普及方面,智能制造要比傳統的技能培訓要更高效省心。
不僅如此,智能制造還可以采用C2B定制,即根據用戶需求定制。如今市面上的插座都大同小異,以至于一些消費者抱著“哪款便宜買哪款”的心態,而插座C2B定制則更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訴求,針對不同消費群體,不同的使用場景進行量身定制,以延長線插座為例,諸如插口的分布、是否需要USB接口、是否需要分位開關和指示燈、是否支持Wi-Fi遙控等都可以進行定制,傳統制造講求規模化,而智能制造則讓C2B定制成為可能。
公牛能夠快速切換到新國標正是智能制造的威力。可以預計,在看到公牛的探索成果之后,更多插座企業會加強智能制造的能力,尤其是華東區插座企業。目前,來自華東區開關插座生產企業數量占全行業39%左右,位居第一,插座巨頭公牛就是華東區的代表。
日前位于華東區腹地的智造大省浙江也發布了《浙江省“企業上云”行動計劃(2017)》,指出要通過引導,讓10萬家企業有能力利用最新技術來提升效率,通過“云端”獲取發展新動能,加速向智造大省邁進。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積極在浙江布局智能制造服務能力,再加上公牛等企業的領頭羊效應,相信浙江省的插座行業有望率先進入智造時代。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