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智能制造推進體系已初步形成

時間:2017-04-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印發的《關于金融支持制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為資金流向制造業提供了政策紅利。

日前印發的《關于金融支持制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為資金流向制造業提供了政策紅利。其中,智能制造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將成為金融支持的重中之重。

“我國智能制造推進體系已初步形成?!惫ば挪坎块L苗圩介紹,目前,推進智能制造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明確了攻克五類關鍵技術裝備、夯實三大基礎、培育推廣五種新模式、推進十大重點領域成套裝備集成應用等重點任務。

當前,我國在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高性能大型金屬構件激光增材制造、分布式控制系統、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等一批長期以來進口的技術裝備實現突破。我國還成功開發了全球首款增材制造開放式一體化控制軟件,攻克運動控制核心技術,研發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i5智能數控系統”,填補了該領域空白。成功研制數字化工廠參考模型等一批關鍵標準,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架構初步建立。

2015年以來,工信部連續兩年實施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確定了109個試點示范項目。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覆蓋了27個?。▍^、市)、63個行業。據初步測算,試點示范項目智能化改造前后相比,生產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最高達2倍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最高降低60%。

“我國還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新模式,比如服裝、家居等領域的個性化定制,電力裝備、工程機械等領域的遠程運維服務,航空、汽車等領域的網絡協同制造等模式。”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說。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智能制造產值在1萬億元左右,2020年有望超過3萬億元?!爸袊殉蔀槭澜缟献畲蟮闹悄苤圃煨枨笫袌觥!惫ば挪扛辈块L辛國斌表示,要主動利用好這一龐大的市場需求,把大力發展自主品牌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重中之重。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樊會文坦言,與制造強國相比,我國智能制造還存在差距。比如,智能感知與控制技術、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亟待提升,機器人、傳感器等關鍵技術裝備還受制于人,智能制造網絡安全基礎還比較薄弱,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提供能力不足等。

“未來將從兩方面推動智能制造發展。一方面要推動制造業智能轉型,另一方面是通過發展智能制造帶動包括智能制造裝備、核心軟件系統、系統集成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培育新興產業。”左世全說。

“要通過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專項、試點示范、標準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等措施的系統推進,不斷夯實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礎。”苗圩說,要聚焦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五類關鍵技術裝備,盡快實現重點突破。同時,培育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建成一批智能工廠,力爭到2020年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加快形成中國制造競爭新優勢。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