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未來十大崗位將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

時間:2017-03-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談到人工智能(AI),目睹過人工智能在某些領域所展現的優勢,總會讓人隱隱感到擔憂,不知何時自己的工作就被智能機器人所取代,正如李開復的預言:未來十年50%的工作會被AI取代。

談到人工智能(AI),目睹過人工智能在某些領域所展現的優勢,總會讓人隱隱感到擔憂,不知何時自己的工作就被智能機器人所取代,正如李開復的預言:未來十年50%的工作會被AI取代。

確實,拜機器人(無論是人形或是無人機)和人工智能所賜,未來一定會有很多人類從事的工作會被消滅,而且不僅僅是低薪雇員需要為此擔心,某些部門的高級知識型雇員,包括法務和會計,可能都會在未來十年失去工作。

一份國外獨立研究研究表明,未來十年中,將有大約40%的法律部門工作者會被機器人取代,而會計師的未來更加不容樂觀,丟掉工作的可能性為95%。不止于此,腦力工作者、零售業者以及體力勞動者都將面臨工作逐漸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

以下這些可能是未來受沖擊最大的十個工作。

1保險理賠業務員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對保險業的影響已經非常明顯。據《衛報》報道,日本富國人壽保險最近使用基于IBMWatsonExplore的人工智能系統,取代了30名醫療保險理賠代表。這家日本保險公司表示,使用這套系統與人類相比,可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釋所有數據,包括非結構化的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而且能夠“極大減少”計算賠付額的時間。

2銀行柜員和業務員

起初是ATM機進入銀行領域,然后是智能手機App。據CNBC報道,銀行業目前還由人類員工處理的工作,最終將被AI取代。人工智能不僅可以處理現金交易,而且能夠用比人類雇員少得多的時間和成本,處理開戶和發放貸款等工作。“未來的ATM將取代銀行柜員”,金融軟件公司Diebold的首席執行官AndyMattes表示,“90%的人類工作都會被取代,銀行的分行都裝在一個小盒子里”。

3金融分析師

一旦看好一家公司,敏銳的金融分析師會趕在趨勢到來之前介入,幫助機構調整投資組合并可能賺取數十億美元。然而人類金融分析師已經無法和人工智能金融分析軟件相抗衡了,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讀取和識別歷史數據,預測未來市場的走向。一點也不用奇怪,金融分析工作可能是未來五到十年內,遭遇人工智能沖擊最大崗位。

4建筑工人

體力勞動工作也正受到威脅。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道,機器人瓦工很快就會出現在建筑公司,能夠代替兩到三名人類瓦工。機器人瓦工SAM每天最高可以砌1200塊磚頭,而一個普通工人的工作量是300-500塊。雖然SAM還需要人類配合完成更細微的工作,但至少可以頂替三個人工。而其他的工地工作,例如起重器操作員和推土機駕駛員,未來十年也會被AI取代。

5倉庫人員

為超市第三排貨架補充罐頭的工作,可能很快就不用人來干了。隨著機器人越來越先進,它們能干的事情越來越多,例如在商店貨架之間管理庫存。報道稱,一臺叫做Tally的機器人被設計用來監控超市貨架的缺貨、錯誤擺放和錯誤定價。Tally在超市通道中巡游,并把結果報告給人類同事。

雖然Tally這樣的機器人售價不菲,但是從長遠來看,連鎖超市可以節省數十萬到數百萬美元。因為與人類不同,機器人不會生病,不需要休假,簡單的軟件更新就能學會新技能。

6農民

農民們也正在被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這些機器人可以干各種農活,無論是給奶牛擠奶、收割生菜,或是除雜草、摘蘋果。《當代農民》有過一個報道,一家德國的奶牛場率先安裝了自愿擠奶系統機器人。顧名思義,奶牛想被擠奶時就會心情愉快的來到這部機器身邊。來自Quatz的數據預計,美國有超過100萬的農民,將被人工智能取代。

7出租司機

傳統的出租司機,正在抱怨生意被Uber、Lyft、滴滴等互聯網租車平臺的司機搶走了。然而當自動駕駛汽車正式上路之后,這些司機通通都得丟掉工作。共享租車的公司們,正在迫不及待把司機從車里趕出去。Uber首席執行官曾說,如果不用為司機付費,打車服務會更便宜,而且利潤也會更大。未來十年,全世界的城市都會迎來自動駕駛的出租車隊。Uber就在測試無人駕駛出租車,新加坡的路面上也有十幾輛無人車在測試。

8制造業工人

川普信誓旦旦的說要把制造業的工作崗位帶回美國。但這絕對不會發生。即便是存在大量制造業崗位的國家,例如中國,在不遠的將來制造業的工作可能會全部被機器人取代。事實上這個過程已經開始,那個制造iPhone和Xbox的富士康,最近就用機器人替換了6萬名工人。

9媒體人

可悲的是,小濼的工作也懸了。寫作對于AI來說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早在2014年,美聯社就開始用智能軟件撰寫季度財報的相關新聞。theVerge也在報道里提到,AI每季度可以寫3000份報告。未來媒體內容的產生,完全可以不依靠任何一位人類媒體人。

10電影明星

大屏幕上的明星可能會永葆青春,不止于此,最近好萊塢采用先進的CGI技術,讓已故的演員“死而復生”:彼得·庫欣扮演的總督塔金在《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復活。在另一部去年的電影中,凱利·費雪看起來宛如她1977年21歲時在《星球大戰》中扮演的萊婭公主。如果電影工作室和觀眾都喜歡CGI帶來的“復活”技術,未來新電影演員的工作機會同樣也將減少。因為目前最火的明星,可以在數十年的時間里青春永駐。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