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世界最大“人造太陽”強度可達太陽光的1萬倍

時間:2017-03-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德國國家航空航天研究中心(DLR)日前正式啟動一項號稱"世界最大人造太陽"項目的測試工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德國國家航空航天研究中心(DLR)日前正式啟動一項號稱"世界最大人造太陽"項目的測試工作。

該系統是由149個聚光燈組成的一堵巨型蜂窩狀墻壁,在聚焦點產生的光強相當于太陽光的1萬倍。研究人員希望,新技術成熟后能為分解水制氫提供所需的高能量,創建一種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液氫燃料生產方式。

DLR太陽能研究所主任伯恩哈德·霍夫施米伍介紹,"人造太陽"內的聚光燈使用了電影院內常見的短弧氙氣燈,這些燈組成了近14米高、16米寬的燈墻,能將燈光聚焦在20厘米見方的區域內。當所有燈都打開并聚焦后,所在的實驗室將變成一個大熔爐,溫度瞬間可達3000攝氏度。

氫燃燒時沒有碳排放,不會造成全球變暖,被認為代表著能源的未來。雖然氫在宇宙中是一種最豐富的元素,但在人類生活的地球卻稀少珍貴。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多種人工制氫技術,包括人工光合作用、海水電解和生物質反應等,但在目前的實際運用中,所有這些嘗試都還未能達到最合適的性價比。

霍夫施米伍表示,接下來他們會進一步更新設計方案,以在更小實驗室內開展同類實驗。一旦用350千瓦人造光來制氫的技術成熟,這一過程可以10倍放大,達到發電廠的技術水平。如果資金充足,這個目標有望10年內實現,屆時,只花費350萬歐元(相當于380萬美元)就能修建一座氫能發電廠。

此外,氫能運用還有一個無法避開的難題--極易揮發。但霍夫施米伍提出,將揮發氫與一氧化碳結合,形成的化合物可為太空企業提供生態友好型燃料。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