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劉智勇:創業做快遞機器人

時間:2017-03-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物流行業被"機器人"盯上由來已久。除亞馬遜、京東等巨頭企業熱衷的無人機配送之外,還有一種方案也被國內外的創業者探索、實踐著。

物流行業被"機器人"盯上由來已久。除亞馬遜、京東等巨頭企業熱衷的無人機配送之外,還有一種方案也被國內外的創業者探索、實踐著。

"7月份我們將啟動無人配送校園計劃,在第一所高校投放5-20臺產品",真機智能創始人劉智勇對雷鋒網說道。創辦真機智能前,劉智勇是阿里巴巴"瓦力超級大腦"的技術負責人。他口中的產品,正是無人機外的另一種方案--配送機器人(無人小車)。真機智能研發的配送機器人名為"遞虎",專注于解決大學校園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問題。

遞虎是真機智能的第一代產品,即將完成組裝。它高約0.8m,自重30kg,最高可載重為30kg,依靠直徑為25.4cm的輪子"行走",行進速度約10km/h,相當于人騎自行車的普通速度。高大的身軀和較大的輪子,可以保證它在負重30kg時,安全跨越減速帶,爬上最高35°角的斜坡,但"遞虎"還不具備通過臺階的能力。

遞虎在視覺上采用激光雷達的方案,早期測試版中,因為采用了Velodyne的激光雷達,僅此一項成本高達8000美元。而在即將組裝完成的版本中,采用了其他廠商的激光雷達,成本降至3000元內。此外,在激光雷達基礎上,還通過視覺算法作為輔助。

遞虎接到指令后首先要以2D地圖作為路徑規劃參考,然后根據GPS做初步定位。實際行走中,通過激光雷達、視覺和慣導,對環境建圖、定位,來實時規劃路徑;而在避障方面,由于路面狀況太繁雜,依靠端到端算法做決策的技術并不足夠,因此真機智能選擇了靠機器學習模型預測結果和規則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控制決策。

另外,之所以盯準校園這個應用場景,劉智勇的考慮有兩方面:一方面在于學校環境相對簡單,利于配送機器人的初步嘗試和迭代更新;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學校規定快遞員不準進入校區,學生收、寄快遞必須要走一段路,校園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基本處于空白地帶。

不過,在這個細分領域,真機智能并非首創。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