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藥企的并購步伐不斷加快,來自新興市場的標的越來越受到投資集團關注。盡管醫療市場一片向好,但仍有不和諧的音符產生。挑戰和機遇接踵而至,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更應抓緊時間,趕上“老司機”的班車。
2016年醫藥健康行業并購超過400起,金額超過1800億元。2017年醫藥行業并購大勢不減,各細分領域并購仍然很活躍,企業進行并購重組,可以擴大市場規模、完成產業鏈布局,同時也可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新年伊始,大健康行業并購投資最熱的三種策略紛紛上演,通過各種戰略謀篇布局。然而就在醫療器械市場一片向好的情形下,被業界稱為GPS的通用(GE)、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Siemens)三家跨國企業,卻被曝出卷入了多起醫療腐敗案。
該三巨頭在CT、核磁共振、核醫學、血管造影機等幾類大型醫療設備中長期占據龍頭地位,市場份額已超過80%。某高校醫療產業研究人士在接受調查人士采訪時表示,GE、西門子相繼卷入安徽多起醫療腐敗案,揭示出大型醫療設備采購中一直存在著潛規則。事實上,國家相關部門早就建立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黑名單”制度,藥品和醫療器械企業一旦實施商業賄賂被發現將被列入不良記錄,影響其產品招標采購。
為了及時糾正行業亂象,強化醫療器械召回的監督管理,切實推動企業召回主體責任的落實,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制定頒布了《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將于2017年5月1日施行。受政策鼓勵的領域市場空間大,技術壁壘高,競爭格局好,相關企業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尤其是在骨科骨科植入物、心血管可降解支架、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等細分領域。這些領域的市場在國內仍然空間廣闊,國內龍頭企業的技術與渠道實力不斷增強,實現進口替代的潛力較大。
醫療器械在海外屬于相對成熟的行業,從子行業看,體外診斷、心血管介入器械、醫療影像、骨科植入物是最大的細分領域,而分子診斷、微創手術器械、生物材料、生物植入技術、藥物輸送等是技術發展的熱點。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以國內器械龍頭的樂普醫療發展歷程為例,優秀醫療器械公司是進口替代的細分領域中脫穎而出,通過外延并購豐富產品線并強化渠道優勢,打造成能夠為終端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平臺型廠商。已經形成平臺的企業在多個領域建立競爭優勢,內生外延持續發展的確定性較高,是優秀的投資標的。
目前,國際市場對醫療器械消費的剛性較強,世界醫療器械市場總體需求情況良好。未來我國醫療器械出口企業應積極利用國內外市場資源,壯大行業實力,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加強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研發和投資,引導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