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無處不在的“資本誘惑”使得創業者紛紛涌入無人機市場,殘酷競爭中有人歡喜有人憂。2017年,將是各大企業向垂直領域深耕的階段,這對企業的資金投入和管理水平都將是巨大的考驗。
預計到2025年,國內無人機航拍市場規模約為300億元,農林植保約為200億元,安防市場約為150億元,電力巡檢約為50億元。同時,無人機在得到政策層面的支持之后,大量資本紛紛涌入。目前除了首屈一指的大疆之外,國內已有昊翔、億航、零度智控等較大的消費級無人機企業廠商。而事實上,這個行業真的這么美好嗎?
無人機元年黯然退場市場發展悲喜難斷
2016年無人機市場無處不在的“資本誘惑”使得創業者紛紛涌入,無人機行業的大兵小將齊上陣,無論是大疆、零度智控,還是眾多科技巨頭GOPRO、騰訊、小米、亞馬遜、谷歌都想嘗到甜頭,不過競爭相當殘酷,市場浮浮沉沉中有人歡喜有人憂。
雖然2016年無人機行業的“藍海共舞”與“千億大蛋糕”之說令業內興奮不已,然而從過去一年我國無人機整體發展態勢來看,市場形勢卻并不如預估的那樣樂觀。具體來看,除了軍工大潮一直呈低調上升姿態外,植保無人機與消費無人機的發展都不盡如人意。首先,植保無人機雖一直被“政策紅利”及巨大的潛在市場價值所包圍,不過高昂的定價對于普通耕種農戶來將接受度較低。而消費型無人機在大疆的強勢引領下成為熱捧對象,不過市場上盲目跟風使得消費型無人機山寨與低質化現象嚴重。
用戶市場難打開發展遭遇天花板
2017年元旦前夕,零度智控134人的“離職”事件,讓無人機市場著實掀起了不小的風浪。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由于市場上過低的消費需求和一直下跌的價格,消費級市場遇冷后,不少公司也必須調整步伐,或許裁員只是這個過程的開端。在經歷了一擁而入的發展之后,無人機行業的“虛火”開始漸漸降溫,市場發展遭遇將要觸及天花板的困境。
除了市場天花板困境,消費級無人機這一小眾的市場,目前發展面臨最大的難題在于如何打開用戶市場。無人機不是剛需市場,很難撬動用戶的購買欲,2017年無人機的資金投入也會更加冷靜。有研究報告指出,僅以航拍為主打的消費級無人機始終難以甩掉航模玩具的帽子,其增長潛力也有限。在消費級無人機需求趨于飽和時,真正能夠促成無人機行業發展的增長點在于無人機的專業領域應用。
表面繁榮退潮垂直化應用成突破口
據數據統計,全球無人機行業在2016年第三季度投資規??s水近半成,曾在資本市場倍受追捧的無人機行業,似乎走到了為虛火降溫的十字路口。此外,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同質化競爭也很嚴重,在轟轟烈烈的投資大潮褪去后,比拼的將是研發實力、產業鏈管理以及資金量。
無人機被譽為繼智能手機之后,最被看好的終端市場。近兩年來,大量無人機企業涌入行業,并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到了2016年這一趨勢開始放緩。而續航時間短、外在因素影響大、定價高、體驗初級等通病,加上低頻次的需求都是導致無人機技術不過關難以撬動市場,其離真正的普及仍然有很長的時間。未來一段時間,將是各大企業向垂直領域深耕的階段,這對企業的資金投入和管理水平都將是巨大的考驗,也是大浪淘沙的過程。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