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未來動力電池市場是中國企業的天下?

時間:2017-01-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月14日-15日,2017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騰訊汽車作為戰略合作媒體將進行全程直播。

1月14日-15日,2017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騰訊汽車作為戰略合作媒體將進行全程直播。會上,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岳敏進行了主題演講。

岳敏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他在發言中表示非常看好動力電池在中國的未來,但企業要做好三點:一,技術;二,資源;三,生態鏈。

以下為發言實錄

非常感謝這么多年來社會各界所有朋友對貝特瑞的大力支持。貝特瑞希望為推動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做出貢獻。接著剛才仝總講的在動力電池方面大家關注的幾大痛點,如能量密度、成本、安全,我們談談自己的思考。

第一,基于對未來的思考。前幾天和客戶交流過程中,當我們談到6毛錢每度電的時候,我們的客戶就巴不得你能不能馬上就給我樣品,這也代表了中國目前產業的現狀,就是有一點過于急功近利。

鋰電池有沒有未來?首先,我覺得“太陽能+鋰電池”,當它的成本小于煤電、石油發電成本的時候,我覺得應該能改變整個世界的產業格局。大家知道現在高鐵是中國的一張名片,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高鐵的鐵軌是馬屁股決定的,已經幾百年了。中國2017年80萬基礎設施充電樁投入后,我覺得基本上電動汽車就鎖定在“鋰電池+電動車”的框架之下。另外,“太陽能+鋰電池”成本一下降,其未來將替代幾個行業,如傳統汽車、電力、石油。

我非常看好動力電池在中國的未來,但企業要做好三點:一,技術。技術就是產品力,就是創新。2020年以后國家補貼全部退出后,如果按照現在的思維肯定沒有未來,一定要有顛覆性的創新;二,資源。三,生態鏈。講到生態鏈,現在好像哪一家企業都想把所有的做完,我自己認為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當然你說貝特瑞為什么你們也在做產業鏈的布局?我是那個時候為了進入國際市場,沒有辦法,所以我必須給客戶講故事,讓客戶感覺到中國的企業做出的品質也是有保障的。

另外,大家非常關注硅碳和硅誰更有未來?當硅碳、氧化亞硅的成本和信賴都能得到很好解決的時候,我覺得兩個材料都有未來。前幾年我還在想氧化亞硅是不是只是一個過渡?現在通過去年的努力,我覺得應該是有很好的未來。另外,關于高能量密度材料的現狀,應該這樣講,通過我們十多年的研究開發硅系復合材料,2015年我們的氧化亞硅用在我們的車上已經兩年了,用的非常好。我覺得2017年,硅系材料商品化在中國也會開始。我們的硅系不管氧化亞硅也好、硅碳也好應該是全球全面領先,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不需要為能量密度擔憂。

硅碳,大家一講硅碳就覺得一是膨脹、二是壽命。當我們的硅碳到第三代的時候,循環壽命和膨脹都已經沒有問題了。在這可以非常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氧化亞硅就是首次效率低,我們第三代的時候已經到了90,不是問題了。

高鎳正極材料,應該說日本企業遙遙領先,韓國是成熟的,中國剛剛導入。我覺得在高鎳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上,中國的企業在三年之內能夠實現趕上,三年以后可能會出現趕超。高鎳正極材料NCA,45度下我們目前的水平可以做到比韓國大批量生產的性能好。更關鍵一點,前軀體制備也很有特點。我們的目標是,在高鎳材料上再花三、五年時間,貝特瑞也能造就一個NO1。

當然在高鎳正極材料上,中國企業的現狀是多而不強、缺乏創新。我覺得未來幾年要實現后來居上,首先要提升生產線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程度,這一點我相信我們今年的產線建起來應該是中國第一條高鎳產線智能化工廠、智慧工廠。我覺得要在技術上突破,首先要具備個性化、獨特性、差異化,要有大質量的概念和大的創新,就是要做顛覆性創新。

剛才萬向的陳總講了,我感到非常欣慰,大家一直在關心鋰電池究竟安不安全。這張圖片基本上是我們2016年取得的成果,非常高興,安全性也不是什么問題。對于負極材料,現在大家解決安全就是在隔膜表面涂陶瓷,就一層。我們是在所有表面涂陶瓷,這樣可以不起火。另外在這方面的包覆技術,我們應該跟陳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我是對正極、負極解決安全性充滿了期待,這些產品將最晚在2018年開始批量生產。

為了實現350瓦時/公斤,大家都知道硅是必然之路。但只硅用現有體系肯定不行,所以我們研究石墨烯復合導電材料,我們針對硅負極的黏結劑2017年實現商品化。針對高鎳正極、硅碳、黏結劑整個體系的開發,我提出多元復合的概念,因為還得考慮低溫、快充。

這是BTR—E&M工程,這是貝特瑞生態經營圈。我們在做這樣一個工作,希望把我們的產業生態圈融入整個上游終端、下游大的生態圈,就是共享生態圈,形成利益共同體,這樣形成我們的競爭力。

我們該做哪些事?現在政府已經做了該做的事,我們下面就是對國家負責、對企業負責、對消費者負責,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急功近利,抬頭看天的同時也要埋頭拉車。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