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企業動態 > 資訊詳情

德國DMG數控機床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

時間:2017-01-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世界機床市場激烈競爭中,機床企業究竟應該怎樣干才走向勝利和興旺,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德國計得美公司于1994年收買兩個虧損企業———德克爾公司和馬霍公司,三家組成DMG集團,生產車床、加工中心和激光加工機三大類機床,苦干、實干、巧干了6年,優化組織,深入用戶,廣泛合作,開發新品種,占領市場。目前,有80個先進品種供用戶選擇,已成為歐洲第一大機床集團,2001年奮斗目標為銷售額8.8億美元。其由弱變強的策略,實可供我國機床企業參考。

機床

德國DMG機床集團是由德國的德克爾(Deckel)、馬霍(Maho)、計得美(Gildmeister)三家機床公司組成。三家企業原先都是股份公司,但由于管理不善,經營不當,沒有切實解決好現代企業的社會性、技術性和經濟性,德克爾、馬霍兩公司嚴重虧損。在此困難情況下,計得美公司取得了兩公司的股權進行收買,于1994年7月正式成立了DMG機床集團。

目前,集團共有9個子公司,共4637人。即:1個總部總管全體;3個車床生產廠生產普通車床和NC車床;3個加工中心(MC)和銑床、激光加工機生產廠;1個鑄件生產廠;1個全面進行銷售、服務的經營部。2000年總銷售額8.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該集團在許多發展策略中十分重要的是經營部,負責調查、了解世界用戶市場需求,向生產部門提出生產計劃和用戶對新品種的需求,及時供應用戶。該經營部經理現年51歲,為車間現場工程師出身,精通英、德、法三種語言,熟悉業務,在歐、美、亞有60個以上代理經營和銷售網點,了解供需實況,能夠切實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DMG機床集團的迅速發展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改組改革,優化機構,突出講究“實效”DMG機床集團一成立,首先在集團全體變革思想意識,提出“供應鏈管理方法”,研究、開發、生產、配套、供貨環環相扣。講究生產、后勤總的效果,追求最高的質量、成本、供貨(Quality、Cost、Delivery)效率,并解決以下重大問題:

(1)在庫為零。勞力、資金高效化,場地面積充分利用。

(2)廢除多余生產,一切人力、財力、物力有效利用。

(3)配套準確無誤,確保質量。

(4)車間面積、設備充分利用。

(5)消除多余、無用的作業,杜絕一切浪費。

(6)消除一切無謂的搬運時間,使機床生產裝配高效完成。

將講究生產、后勤總的效果(ProduktionUndLagistik-Leistang)簡化為PULL模式,即由供銷決定生產,在集團內嚴格推行。在整頓思想意識之后,改革改組,優化機構,調整機床零部件的外協與內部加工,完善企業社會性的配套、供給體制,進行合理優化。集團的配套外協廠共150家,按重要性分為A、B、C、D四個等級,加強組織聯系,確保質量。機床的重要部件緊緊抓在手中,由自己制造,如主軸等的制造裝配等,組成生產線,并由技藝高超的工人負責掌握。對產品的機床本體及各種構成部分推行產品模塊化設計,實現標準化、通用化、系列化,降低成本。在思想上、組織上、技術上確保產品質量,并關心職工福利生活,充分注重食堂的采光和食品營養等。進一步縮短產品交貨期,在成系列內的產品,交貨期為4~6周。DMG集團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由銷售網絡高效無誤地完成。

二、廣泛合作,加強科研,加速開發新產品,占領廣大市場目前,DMG集團內的三大類80多種產品90%為兩年內新開發的。DMG機床集團一成立即進行產品更新,在世界四大國際機床展上全部展出先進新型產品,其在機床總體布局、結構、精度、效率、自動化上均有所提高。DMG集團廣泛與大學、科研單位進行合作,加強科研,加速新產品開發。例如,與阿亨大學、卡爾·斯勞埃大學、慕尼黑大學等均有合作關系,共同研究開發激光加工機,裝直線電機的機床,新型趨動控制系統以及21世紀先進技術、先進機床等。

1999年,DMG集團的科研開發費為1980萬歐元(約合1692萬美元)。在生產現場中,一般約有10%的人員從事科研業務。DMG集團2000年固定資產投資3670萬歐元(約合3137萬美元),比上年增加26%,目標是提高國際競爭力。如增加數據處理EDP設備、先進的三維CAD系統等,目前集團內有CAD系統工作站126臺在開動。該集團每年3月在總部舉辦新產品展示展覽會,2001年3月20~24日按期舉行,一共展出了35臺新型先進機床,即車床系列21臺,MC(加工中心)13臺,激光加工機1臺,其中12臺為新開發的產品。其中,有裝直線電機的立式新型車床,如CTV250Linear型,快速進給X軸為100m/min,Z軸為60m/min,非加工時間可縮短40%。DMG集團的產品所采用的NC系統,一般為Siemens、Heidenhain、GEFANUC三家公司的產品。所用直線電機為KraussMaffei、FANUC、Etel三家公司的產品均為世界名牌。

三、切實滿足用戶、市場需求,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DMG集團對世界用戶和市場的情況與需求進行深入系統的調查、統計、研究、分析,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為避免盲目生產,集團對世界范圍內的用戶名稱、地址、產品進行了收集整理,將世界35萬個用戶的名單進行科學管理,便于經營銷售網點開展產品的銷售工作。他們還根據不同地域對用戶需求進行分類,經常性地加強對用戶、市場需求變化的情報工作,這是DMG集團對世界市場擴大營銷的一大戰略戰術。目前,DMG集團在歐洲的銷售服務網點有20個,代理店有13個,在南美銷售服務網點有5個,代理店有9個。在亞洲地區,有現地法人10個和代理店8個。

在全世界,DMG集團有現地法人35個,代理店30個,共為65個,組成在世界范圍內的銷售、服務網絡,深入用戶,對全球性市場進行營銷活動。集團的“供應鏈管理”起著重大的作用。一方面是對生產產品的配套進行科學管理,另一方面是對廣大用戶、市場的銷售、服務起到重大作用。對每類機床的需求究竟有多少用戶?各地區需求如何?有些什么變化?對價格有些什么要求?應有多大的需求量和產量?通過這些“供應鏈管理”的情況,集團可以比較準確地作出生產計劃、新產品開發目標,以及進行各種營銷活動。目前,集團對國內外銷售情況、需求、發展前景等均有一些統計數據和情報。例如,1999年DMG集團共銷售6.9億歐元(1美元約合1.17歐元),比上年增加19%。

總的國內外銷售情況,國內銷4.9億歐元(占60%),國外銷2.8億歐元(占40%)。在三大機種的銷售方面,MC(加工中心)、激光加工機的銷售額約占54%,車床類約占21%,等等。1999年,國內銷售額占59%,在歐洲其他國家銷售占29%,在美國銷售占7%,在亞洲銷售占4%,在其他地區銷售占1%等。目前,集團中生產加工中心(MC)、NC銑床、激光加工機的共有3個廠(子公司),其中位于原東德的西巴赫廠(Seebach)原屬馬霍公司,1990年7月時共550人,1994年7月改屬集團后,投資1300萬歐元進行技術改造,現職工減至347人,生產加工中心、NC銑床、激光加工機,年產在1060臺以上,2000年產值為1億歐元,每人平均銷售額約117萬歐元,銷售額的利潤率為7.6%,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集團總部對各子公司進行總的指導和管理,在財務、產品開發和銷售上各子公司均有獨立權,自行發揮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各子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總部的各種情報、技術信息、營銷渠道,在必要時互相商研,人員上可以互助,技術上可以支援,大大減少了互相摩擦和內耗,團結一致,共同對外。由于結構上優化,改善了企業的社會性,較好地解決了企業的技術性,因此無論是各子公司,或是整個集團,均能獲得比過去好的經濟性。

DMG集團當今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機床業界的大集團之一,其經驗教訓和今后進一步的發展,也將對世界機床市場和技術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當然,發展好壞全取決于其領導的才能與決策的正確。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