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德國成功研發“讀心機器手”協助殘疾人士日常生活

時間:2016-12-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德國蒂賓根大學議員ZurcirZocada博士研究組最近以六名四肢麻痹患者為對象進行了機器手性能檢測,開發出了一種能捕捉大腦電子信號和眼珠轉動的“機器手”。

德國最近開發出了捕捉大腦電子信號和眼珠轉動的“機器手”,可以幫助殘疾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簽字或者使用叉子等動作。

報道稱,這種機器手與現有機器手的不同之處在于不需要將電極移植到患者身上,患者帶上安有特殊裝置的帽子即可。

德國蒂賓根大學議員ZurcirZocada博士研究組最近以六名四肢麻痹患者為對象進行了機器手性能檢測,并將結果發表在6號的科學雜志《科學機器人技術》中。

被試者帶上有特殊感應器的帽子后,帽子就會將測到的大腦電子信號和眼珠轉動傳送到平板電腦上。被試者帶上接收電腦命令的手套狀機器就可以執行自己希望的細節動作,患有脊髓障礙的被試者利用機器胳膊可以進行夾土豆片或者在文件上簽字等動作。他們熟悉機器手的使用方法花的時間連10分鐘都不到。

研究人員發現,被試者原來覺得沒有他人的幫助就無法做一些日常動作,如今使用機器手感到很滿意。以及被試者發現機器手非常實用及可信任,使用中或者使用后沒有出現不方便的情況。

不過,識讀大腦電子信號然后啟動機器胳膊或者手的方式并不是一個新發現。但之前這類機器大部分是移植電極到大腦或者脊髓,或是為了更好的傳達大腦信息在頭皮上涂滿膠。這和腹部超聲波檢查時在腹部涂膠的原理是一樣的。

帶領研究組的Zocada博士稱,這種機器手的市場價格為5000-10000歐元(約合人民幣3萬-7萬元),預計在2年內將會投入市場。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