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500強企業西門子的展臺,一套智能化的生產線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原來,這套智能化的流水線,可以實現從研發到制造的全數據流集成。
西門子中國數字化解決方案開發中心總監戴霽明說:“不同的產品可以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同時完成個性化大規模的定制。”
記者也忍不住嘗試了一番:登陸客戶端,根據需求選擇產品顏色、尺寸,再輸入刻字內容,提交訂單。很快,記者定制的產品就開始派單生產,進入了自動化的流水線,整個過程有條不紊。
在定制產品流水線的成品區,可以看到已經完成的定制產品,其中就有記者剛剛設計的產品,經過十分鐘時間就已經做好了,掃描上面的二維碼,還可以獲得這個印章所有的生產信息。
而在本次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上,東道主江蘇"智"造可謂是亮點頻出。把紗線放入機器,就能一次性織就成衣,還能根據客戶需求隨時調整樣式和細節,完全顛覆了傳統的生產流程。在常州五洋紡機的展臺,看似普通的紡機,可以同時生產衣服、褲子、手套、襪子等成品。
五洋紡機董事長王敏其說:“衣服可以一次編織出來,裁剪以后馬上就可以穿,我們現在可以結合互聯網技術,實現個性化的定制,而且可以遠程?!?/p>
這種職能化的生產流程,可以說是紡織業的3D打印技術。而在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徐工展臺,不僅有流水線上的智能機器人,他們還在渣土車上安裝了"黑匣子",通過一個大數據平臺,就可以實時監控車輛是否按規定時間行駛,是否超載超速。他們的"智能診斷儀"還可以將地下水管、燃管、電線的分布位置及時反饋給挖掘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