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研究人員都在應用微型機器人研究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由美國東北大學科學學院等多個研究團隊開發的貽貝機器人,具有與貽貝一樣的形狀、大小和顏色,并內置微型傳感器以跟蹤貽貝床溫度。
貽貝的身體熱量以及自身的生存均依賴于外部熱源,如大氣溫度和日照,因此貽貝可視為氣候變化的晴雨表。而貽貝床的消失可影響區域的水質、微生物多樣性等。
研究團隊將該機器人放置在世界各地海洋貽貝床內的巖石上,在過去18年里,利用貽貝機器人內置的傳感器,每隔10到15分鐘記錄一次貽貝床的內部體溫,該溫度由周圍空氣和水的溫度以及裝置所吸收的太陽輻射量所決定。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時間跨度近二十年的數據庫,該數據庫不僅可追蹤氣候變化的影響,也可揭示新出現的異常變暖地區,便于政策制定者和科學家們及早干預并緩解壓力,以遏制對重要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防止某些物種的滅絕。目前該數據庫由東北大學海洋科學中心運行并管理。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