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不已,機器人愛好者的福利來了,10月31日上海工博會正式拉開帷幕,未來一周,上海的國家會展中心將暫時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營地”。昨天下午,記者跟隨工博會媒體探營隊伍進入這個場館;面對數千只鐵臂,一種感覺越來越明顯:機器人已成為工博會乃至中國制造向智能化轉型的主角。
昨天開幕的第18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機器人展。實際上,去年工博會機器人展的規模已較往年有了顯著增長;但今年,被機器人“包”下的展廳面積又比上屆猛增了一倍,達5萬平方米。按面積計,“工博會”事實上已是亞洲、乃至全球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展會。
本屆工博會機器人展亮點
本屆工博會上,柯馬、ABB、發那科、安川等知名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和集成商集體亮相,將提供機器人集成整體解決方案。其中,柯馬中國首席執行官ILKKASAMI表示,此次柯馬帶來了REBEL-S、RACER5系列機器人,并推出了2017年面世的全新概念人機協作機器人AURA的創新設計理念。柯馬中國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唐欣表示,隨著RACER5-0.63和RACER5-0.80這兩款機器人的推出,柯馬的機器人技術再次實現飛躍,兩款機器人均以RACER3技術平臺為基礎打造,采用相同的零部件,但針對不同的應用情況,旨在擴大應用范圍。他說,未來,柯馬將推出高級用途機械臂類型的機器人,作為機器人行業的創新發明,這種機器人將首次在大負載機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真正的協作。
參展機器人的另一個變化,就是生活味兒濃了。主辦方告訴記者,如果說以往的工博會基本上是“機器工人”一統天下,那么今年,更多的服務機器人、也就是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機器人走上舞臺。比如,許多展位都展示了能進飯館“打工”、給客人端盤子送菜的機器人;而另一邊,一位展商正埋頭和一只機械手下著五子棋,有半個棋盤已經擺滿了,估計這盤棋至少已經下了十來分鐘。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工博會的一大“吸睛”節目———機器人制作、售賣冰激凌的小店,這次再次開張。而且,如果說去年的冰激凌店主要是以一種別致的方式展示工業機器人的技術能力,那么這次的機器人冷飲攤完全成為了一個獨立、成熟的產品,參展廠商的目標,就是讓它能出現在大街小巷。
此外,機器人與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搭配,是今年工博會的新亮點。入選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上海晨興希姆通公司,這次帶來了國內領先的智能無人工廠方案,從而使得3C制造這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可以讓機器人成規模地介入各個流程,包括零件運輸、倉儲管理、主板檢測等。
機器人未來市場地位不可感動
數據統計未來幾年,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機器人市場。至2018年,每生產3臺工業機器人,就有1臺用于中國。作為中國制造業領域的風向標,中國工博會幾年前就意識到了機器人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設立了機器人專業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4屆。機器人展依托強大的政府背景和資源,準確把握政府產業導向趨勢,緊扣市場需求,攜手機器人企業,共同打造展示、交流、交易、服務于一體的機器人本體、系統集成方案、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的國際盛會,共同助力中國制造2025,發展并影響機器人行業的世界格局。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