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純電動汽車,對于有些人內心是拒絕的。畢竟內燃車真正在中國發展的時間很短,相比較國外擁有幾百年歷史的汽車文化,我們對于汽車認知以及技術的建設確實要稍顯遜色。難道汽車未來真的要進入純電動時代了嗎?對于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我們不妨先來聊聊它為什么近幾年這么的火爆。
相信大家肯定對近年來車企曝出的計劃以及概念車型都已看花了眼,但是它們都有著共同的一點,那就是動力都采用純電系統。
一提到純電動汽車,對于有些人內心是拒絕的。畢竟內燃車真正在中國發展的時間很短,相比較國外擁有幾百年歷史的汽車文化,我們對于汽車認知以及技術的建設確實要稍顯遜色。難道汽車未來真的要進入純電動時代了嗎?對于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我們不妨先來聊聊它為什么近幾年這么的火爆。
從車企的角度出發,能否實現純電動時代?
新能源汽車之所以快速的發展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為了解決氣候變化而造就的產物,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有些車企為了追隨時代的腳步,才不得已短時間內推出了純電動的概念。
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為了搶占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別的車企在做,我也可以做”,這就是為什么很多車企接二連三發布概念以及計劃的原因。單從車企的角度出發,未來幾年實現純電動的理念,可能性不太大。合乎常理的情況就是燃油、電動兩手抓,燃油車繼續控制排放標準,純電動車繼續研發,這才是目前車企正在做也是應該做的事情。
任何的產品,都要經過實踐與時間的論證,不是靠推出概念與計劃就能擾亂市場環境的根本。
從政府的角度出發,能否實現純電動時代?
車企雖然很快實現純電動可能性很低,但就在前不久,德國、挪威相繼發表將于十幾年后全部停止銷售燃油車的新聞,想必大家也有所耳聞,純電動時代要來了?其實對于這些國家發表的禁售令,目前還是處于觀望狀態。
首先禁售令還在提案狀態,也就是說隨時都有可能更改方案,其次禁售令在某些方面會影響到一些人利益的受損。
難道資本家放著燃油車大把的鈔票不賺,瞬間就能在新能源車上得到滿足的利益?不論從實際角度還是從經濟角度,禁售令真正能作為法令的可能性還是存有很大的保留意見,可能一時半會還是不會實現的。
從市場的角度,能否實現純電動時代?
咱們在談回國內,作為新能源車銷售第一大國,我們國家當初制定的方案是“從燃油車出發,逐步實現氫動力汽車的最終目標”。但是令許多人想不到的是新能源車在短時間內發展太過迅速,從而產生了很多的社會矛盾。
我們不能從銷售輛看發展,而是要從發展看銷售,各大品牌續航里程的突破,這就好比一顆定心丸,許多的車主仿佛看到了希望,可買完之后呢?車企騙補,充電問題,后期保障問題(這個后期保障是源于新能源汽車的折舊率),做工材質問題,接踵而來的問題導致了沒有后文的發展。
我相信,很多人對于新能源汽車抱有很大的疑慮,甚至說不信任。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合理的市場發展,車與基礎共同的建設,依然還是那句話,政府需要加大政策的把控,而車企需要拿出真誠的態度,而不是現在車“供大于求”,基礎設施“供不應求”。
從所謂環保的角度,能否實現純電動時代?
純電動汽車真的環保嗎?既然是純電動,那就要談談它的電。目前我國發電大部分靠的是火力發電,也就是通過燃燒煤炭,而燃燒煤炭排放出的有害氣體依然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當然對于風電、水電以及核電,在近幾年還并不能占到主力軍。
這也就是說,純電動汽車雖然在汽車排放上可以減少對于空氣的污染,但尾氣污染變成了發電尾氣污染,也并不能起到環保的初衷。如果真的實現全純電動力,隨著車輛的大幅度增加,對于電力負荷將會更加嚴重,也許這只是一時之策,后續的能源問題還有待更多人的商討與研究。
從消費者購買心理的角度,能否實現純電動時代?
想進入純電動車的時代最主要的還是取決于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接下來就說說咱們消費者的態度。
新能源純電動車您真的把它當成“車”了嗎?好像并沒有吧。起初筆者認為,這也許是年齡長者的一些老觀念的看法。但目前來說,好像也并不是這樣。
作為年輕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早已有仰慕的車型,又有幾個人仰慕的是目前在售新能源車?就像上文提到的,在我國汽車發展的年頭太短,至少在幾十年內對于車的定義可能不會有所太大改變。
長途旅行、穿越,開著心愛的車子游山玩水,幻想著美好的風景與自然的風光,這是我們對于汽車在感性層面的定位。可這些感性的定位,恰恰是新能源車不能滿足的。而作為汽車,我們賦予了它太多的意義。所以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短時間內它也不可能成為主流。
文章總結:
如果新能源車完全可以與燃油車相媲美,等到那個時期才是它真正的用武之地。而現在從技術、從經濟又或是從消費考慮,它還與時代這個詞語相差甚遠,更多的是迫于購買而已。
作為人類最終的汽車動力,氫動力才是最環保的動力系統,而純電動只是一個時代發展的過度品。車企追求純電動車的技術與激情的極限速度,我們追求它的經濟性與續航能力,而政府追求的是低排放。真正能成為一個時代的名詞,在筆者看來,“想法很美好,現實可以用非常骨干來形容”。
燃油、純電一起抓才是硬道理,既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通勤所需,又可以滿足對于大自然的向往,何樂而不為呢?或許有一天技術真的得以突破,到那個時候選擇它也為遲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