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只需六步實現企業智能制造

時間:2016-09-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再過幾日,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即將開幕,這無疑是一次廣東裝備制造業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裝備制造業的智能化進展是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

再過幾日,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即將開幕,這無疑是一次廣東裝備制造業發展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裝備制造業的智能化進展是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乃至廣東依托地域優勢和政策優勢,迅速發展起了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輕紡工業、家電、建材和電子信息產業。

當前,廣東人均gdp已經達到1.08萬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家和地區水平。根據聯合國工發組織的研究以及發達國家、地區的發展經驗,當一個地區的人均gdp達1萬美元時,輕紡、家電、家具、建材、冶金等制造業都進入緩慢增長甚至負增長,而裝備制造業,汽車、石化等產業將成為主要的經濟發展動力。其中,裝備制造業還將成為各行各業技術創新的主戰場。

要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是重點方向之一。智能制造一般包含三方面內容,一是智能產品,如深圳大疆的無人機、珠海云州的無人船以及小米的無人駕駛汽車;二是智能生產系統,如格力電器實施垂直整合戰略,開發生產家電等所需的智能裝備和智能生產線;三是智能供應和服務體系,例如,深圳云谷天安以智慧園區為平臺,大幅度提高各種生產性服務和生活服務的效率。

據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機工智庫研究,發達國家和地區一般在人均gdp達到6000到10000美元時,進入機器換人的階段。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和臺灣地區分別搞了自動化運動,實現了機器換人,但主要還是以體力的取代為主,并沒有進入到腦力的取代,還稱不上是智能制造。

現在很多傳統制造企業在談論“轉型升級”“工業4.0”時,會自動聯想到“機器代人”。然而,真正的智能制造包含兩個自動化:一個是看得見的自動化,一個是看不見的自動化,就是數據的自動化。只有生產制造自動化與數據信息流動自動化的集成才能實現智能制造。

在我看來,如果企業要實現智能制造,需要分六步走:

第一是精益化,理順生產流程,去除無用的步驟;第二是自動化,替代人工,提高質量和效率;第三是數字化,用數字描述產品以及生產的全過程;第四是網絡化,實現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互聯互通;第五是信息化,實現信息智能化管理;第六才是智能化。

在此過程中,企業需要做好頂層設計,一次規劃,分步實施,根據企業所處階段,逐步推進,政府部門要加強引導和示范。

除了技術上的導入以及產品的優化、改造,對企業而言,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改變,組織的變革。智能化改造,如果沒有管理上和組織上的革新,將見效甚微,難以享受到智能制造的紅利。

以日本和臺灣地區為例,它們在實施自動化運動過程中,官、產、學、研通力配合,引進、研發、培訓、輔導多管齊下,成立租賃公司,通過財政金融等手段,鼓勵數控機床、機器人的大范圍應用。

中國也在加快追趕步伐。工信部正在征求《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意見,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將給予政策以及資金支持。通過國家和省智能制造專項和智能制造示點示范等,打造具有地標性特色的“智能制造名片”,帶動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

最近有人提出,國內機器人產業存在低檔次重復建設、研發能力普遍不強的問題。我認為,當前多功能、多關節工業機器人市場不大,國外在三四百億美元左右,國內則是三四百億元人民幣的產業規模,與汽車、家電等規模經濟的產業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它是未來新工業革命的主角,智能制造發展的基礎,隨著信息技術和機器人的深度結合,機器人指數化發展的趨勢明顯,未來的增長可期。

事實上,工業機器人本體產業是一個集中度比較高的產業,國際上四大家族,abb、庫卡、法那科和安川占據了中國80%的市場份額。我國部分企業在本體制造方面已經有了一定基礎和實力,未來的技術突破更應該考慮形成規模,集聚資源,不宜再過多布局。

我們應該鼓勵優質資源更多集中在基礎制造和深化應用兩個環節,地方政府也應該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開放型思路,重點鼓勵在機器人用高端減速機、伺服電機和控制系統方面攻關。

另外,面對一眾用戶千差萬別的需求,一些機器人系統集成和應用企業,憑借其對各行各業用戶制造工藝的了解,將機器人有針對性地集成和應用到用戶,以此打破機器人與用戶的最后一公里。對于這種企業,政府也應當多多鼓勵其發展。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器視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