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首屆“工業軟件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鐵道大廈隆重召開。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懷進鵬發表了《工業軟件: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基礎》主題演講。懷部長指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特征。我國基礎材料、基礎技術、基礎工藝、基礎零部件(簡稱“四基”)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對于“制造業+互聯網”來說,僅僅補上“四基”短板是不夠的,必須依照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大力發展“新四基”,分別為:“一硬”(自動控制和感知)、“一軟”(工業核心軟件)、“一網”(工業互聯網)、“一平臺”(工業云和智能服務平臺)。
懷進鵬在演講中表示,現在投資界和企業界如果不談人工智能,不談虛擬現實,不談區塊鏈技術,好像投資者的興趣就不太大,“好像你不懂這些名詞,不懂這些名詞背后的應用以及新興產業的興起好像就已經OUT了。”
他表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技術,應該更加關注在這些技術背后,軟件所扮演的角色。“對于軟件,無論怎么強調都不過分。”懷進鵬認同Netscape此前的表述:軟件正在吞噬整個世界,并將會成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強調,當前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3D打印、新材料等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將會打破傳統的經濟模式和制造的新形態。在此背景下,應當看到軟件行業未來的趨勢,以及它的轉折點。
在多項新興技術蓬勃發展的同時,應當更加注重新技術新經濟背后軟件的支撐,軟件正在吞噬整個世界,并將會成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未來的軟件行業將向網絡化、平臺化、生態化、專案化四個方向轉型。
第一是走向網絡化。下一個階段,移動互聯網與IOT(物聯網)的結合是軟件新的生命力和建立使能技術的一個基礎,這是當下軟件產業發展的重點。
第二是生態化,軟件不可能獨立的發展,它需要全過程發展,從仿真措施、生產制造、執行到后期的運行維護,從而形成生態。懷進鵬表示,產業的發展不僅是核心業務還有關聯業務,以及在應用當中衍生出來的新業務,這需要政府和產業界共同打造平臺,推動企業發展,加強產業業態生態的建設。
第三是是不斷向信息技術的平臺化與專業化的縱橫方向發展。平臺化是指軟件會從獨立的軟件形成平臺的軟件,更多的建立一些能夠降低維護成本,并有效地提供服務支持的軟件系統。
懷進鵬認為,這會對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服務都帶來新的發展空間。而這也是新28號文件(《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工業軟件派生出來的直接關聯業務。
第四個方向就是專案化,向提供專業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在中國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急需一批不斷創造解決方案、為行業提供指導的企業軟件,為大眾提供發展當中新的工業云和新的工業軟件。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