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輛汽車,廠家與客戶通過在線深度交流,
便可生產個性化產品——
在“工業4.0”時代,工廠究竟怎么“智能”?日常生活在智能化時代會是什么樣子?不妨讓記者帶你體驗一把“工業4.0”時代的別樣智能。
“工業4.0”時代,“工廠”概念已不再是工人+流水線+批量生產這么簡單,購物體驗將是客戶想要什么工廠就生產什么,而且交貨很快。
在“工業4.0”帶動下,未來的智能工廠能實現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生產,生產內容高度靈活。這樣一來,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智能生產所帶來的靈活性,將充分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消費者甚至可以繞過電商平臺直接聯系廠家,根據個性化需求生成訂單。這樣,電商的存在價值勢必大打折扣。
比如你想買輛寶馬汽車,廠家將在生產之前和你通過在線服務進行深度交流,根據你對車的外觀、內飾、配置等個性化要求確定參數,生成訂單然后進行生產。生產將更有規劃,也避免了浪費和過度生產。
但工廠畢竟是工廠,除了個性化定制服務,也需要保持產量、進行批量化生產。“工業4.0”就是來解決這個復雜問題的。
未來的工廠,可能廣泛采用cps技術,即“信息物理系統”,其中包含一個智能化成果egrain,即“電子谷物”。這一大小和谷子差不多的設備里,配有處理器、傳感器、天線、電池等各種部件。嵌入了電子谷物的工件,將能夠包含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并可以對信息進行智能處理,然后傳輸到其他系統里去。也就是說,通過電子谷物,機器與機器間將能夠進行交流,從而優化整個生產流程。
比如,某個工件需要進行下一步處理,它就會用自己的ip在整個cps系統里“發帖”:接下來誰能加工一下!馬上就需要!如果一臺機器答復說:“我可以加工,但要等半個小時”,那工件就會自動聯系另外的機器。這種在信息物理系統中,讓機器、工具和工件實現自我決策、從而應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的模式,就是所謂的“m2m”,即機器對機器。
那么,當機器都能互動“喊話”了,工人還有存在感嗎?別擔心,在未來工廠中,工人依然處于中心地位。任何生產過程中,缺陷總難以避免,高素質的工人就負責排除被檢測出的缺陷。事實上,新技術和新工具將為工人提供難以想象的發揮空間,人在更大程度上變成工廠的指揮者和協調者。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