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經四個多月的審批和溝通后,海爾收購通用電氣的家電業務的交易在美國時間6月6日正式完成,最終金額定為55.8億美元,實際交割金額的60%為國家開發銀行提供的33億美元長期貸款,標志著通用家電正式成為海爾大家庭一員。
【戰略考慮】
通用電氣的家電業務有120多年的歷史,在美國有很高的知名度。收購通用電氣的家電業務,海爾有什么戰略考慮和部署?
海爾并購傳播的相關負責人張女士:“投資和壯大美國的業務是海爾策略的核心組成部分,這次的收購將能夠更快的幫助我們實現盡快擴張的目標,同時,海爾集團跟通用電氣家電部門的企業文化中都有與時俱進的基因,我們相信雙方的強強聯合能使海爾更大更強。現在的海爾正在往互聯網企業轉型,我們要依托互聯網平臺達成驅動企業以自我為中心轉向與用戶融合共創為中的平臺,通用電氣家電有非常優秀的員工和非常龐大的用戶資源,依托這樣一個好的基礎能夠幫助海爾進一步實現從傳統家電領先品牌到網絡社群平臺的轉型,成為網絡平臺的引領者,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下一步,海爾和通用電氣家電將逐步開始業務和管理上的整合。
海爾并購傳播的相關負責人張女士:“通用電器家電的總部將保留在美國的肯塔西州路易斯維爾,公司將在他們現有的高級管理團隊的指導下繼續開展日常工作,獨立的運營,接下來我們會由通用電氣家電與海爾高層組成公司的董事會繼續指導公司的戰略方向和業務運營,目前,我們在美國的下一步想法還是希望能穩定地過渡然后進行整合。”
【縱觀全局】
海爾并購通用電氣家電實現巧妙借力。
在中國家電網CEO呂盛華:“海爾收購通用家電對北美的市場有明顯的影響,因為北美市場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家電市場,市場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包括美國的本土品牌、歐洲品牌。那么,海爾要進入一個成熟市場樹立品牌,它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如果有一個在當地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的話,對海爾來說會有很好的借力效果。”
海爾一族的中國本土家電企業在出海中的共有困境是什么?
《現代家電》雜志社總編輯傅教智:“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拓展上會面臨國外市場原有的品牌競爭格局、法律環境、消費的特點差異等因素的挑戰,企業如果對這些狀況不熟悉的話還是挺難的,但是海爾還是有辦法應對的。所以,每一個企業走出去所遇到的問題不會是一個相同的答案,但總的來說,企業品牌需要通過努力去一塊一塊拓展市場才能將其拿下,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此時出海又為哪般?
傅教智:“總體上而言,出海是好事兒,因為像海爾這樣的國內企業,已經有了很多年的規模基礎、產品制造基礎、研發基礎。那么在國內市場不像前幾年那么熱的情況下,走出去是好的,以內有些國家的成本并不見得高。中國企業想在全球一下子把品牌打出去是有難度的,但是,也分不同的地區,有的地區中國品牌的基礎還是不錯的,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洋品牌強。”
海爾收購通用家電,實現1+1>2該如何整合資源?
中國家電網CEO呂勝華:“在最終的整合后能否實現一加一等于二或者最終達到大于二的效果,需要雙方共同發揮才智將資源進行最大化的利用,最終實現互補。海爾有過類似的國際并購的經驗,其中國際化最重要的是本土化,如何把本土化的資源用好是他們在并購中會重點談到的問題,這些資源包括員工、技術研發團隊、營銷人員、市場開發人員等,把這些資源利用起來將取決于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雙方的共同努力,同時也與雙方對并購結果的期待有關。雙方應該都是希望這個品牌能繼續做得更好,而不是簡單的財務上的并購。”
從海爾看,中國家電行業走出去,出海過程中,都有哪些共有的困境?
傅教智:“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拓展上會面臨國外市場原有的品牌競爭格局、法律環境、消費的特點差異等因素的挑戰,企業如果對這些狀況不熟悉的話還是挺難的,但是像海爾還是有辦法應對的。所以,每一個企業走出去所遇到的問題不會是一個相同的答案,但總的來說,企業品牌需要通過努力去一塊一塊拓展市場才能將其拿下,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更多資訊請關注3C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