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最新醫療“黑科技”:“阿爾法狗”化身癌癥識別儀器

時間:2016-04-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阿爾法狗與李世石人機圍棋大戰引起熱議,借此機會,“阿爾法狗”占據了各大新聞頭條。如今,阿爾法狗已經成為智能科技的代言人,吸引人們廣泛關注。

日前,阿爾法狗與李世石人機圍棋大戰引起熱議,借此機會,“阿爾法狗”占據了各大新聞頭條。如今,阿爾法狗已經成為智能科技的代言人,吸引人們廣泛關注。

將人工智能用于癌癥的早期篩查,大數據分析患上腫瘤的可能性,完全無紙化的“全程醫療”,甚至VR(虛擬現實)技術也可以用于醫療影像會診……記者17日在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發現,和往屆不同的是,這一屆“中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展”上,不少廠商帶來的“黑科技”更跨界和融合,不僅不高冷,而且能為患者真正省錢、省時間。

人工智能大數據助力精準醫療,“阿爾法狗”們識別癌癥

在聯影醫療的展臺記者看到,通過差分剪影技術,計算機上同一個人不同時期的兩張肺部的胸片影像自動重疊,人工智能自動識別出結節位置,并計算出結節大小、密度等量化數據,供醫生直接參考。

眾所周知,癌癥的早期診斷結果對治愈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越早察覺、治愈率越高?;谏鲜龅闹悄芑夹g平臺,長征醫院等七家醫院共同建立了“肺癌病例數據庫”,來協助專家們對正常人群進行篩查。目前做了20多萬個個檢后,發現了7000余例肺癌的高危人群。

“肺部的醫療影像如果出現光點,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才能判斷出是結節還是腫瘤,需不需要下一步檢測。幾億人次都篩查完,需要多少人力?”聯影醫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薛敏說,而這一智能化的平臺目前已經引入了人工智能,這個醫療界的“阿爾法狗”可以通過對醫生診斷過程的深度學習,通過影像對肺癌進行早期診斷。目前正在將計算機和專家的篩查結果進行比對,如果相似性很高,未來可能實現計算機的自主判斷。

這一人工智能系統能自動精準標識影像中小直徑肺部結節,還能基于大數據不斷自我優化,提供精準醫療。未來還能通過大數據,制定全國首個早期肺癌高危人群的預警標準。

打破“孤島式”服務,推廣“全天候、無紙化醫療”

“我們致力于打造一個開放式、全天候的醫療管護數字平臺,病人院前癥后的所有數據都可以通過這一平臺聯接起來,實現真正的全程醫療。”飛利浦醫療信息解決方案大中華區副總裁陳勝裕說。

過去,不僅醫院之間的診療、影像類的數據是“孤島”,有時候同一個醫院的不同科室,也很難完全互聯,醫生想要會診須有大量的時間用于數據的更新和交接,病人出院后的術后跟蹤和回訪更是“基本靠自己”。

而記者在飛利浦的展臺看到,從手術前的診斷、圖像引導治療;到手術中意外情況的出現和處置;再到術后的體征監測等,都可以在一個數字平臺上實現。而且這一平臺也是開放式的,不僅是飛利浦的數據,其他檢查數據都可以直接接入,實現數據的完全互聯。

陳勝裕說,通過數據的共享和平臺的開放,早期的慢性病管理階段,通過先進的體征監測,可以預警、跟蹤疾病的發生;在急癥發生時,提高醫護人員為患者制定優選治療方案的能力,改善檢查、診斷和決策結果;在院后的協作護理中,可以利用可穿戴設備直接監測病人術后的康復狀態。“相當于把醫生從病歷紙中解放出來,打造一種‘無紙化’的醫療。”

虛擬現實幫助遠程會診,“云端”診療破除基層瓶頸

在聯影醫療的展臺記者看到,一副VR眼鏡就能實現遠程會診。帶上眼鏡后輕輕點擊屏幕,屏幕上心臟、神經等的三維圖像動態立體、大小方向隨意調節,還可以查看病灶和截面,讓影像能遠程“說話”,通過這一屏幕,老醫生就能遠程指導新醫生看到CT影像中的“關鍵點”。

這只是聯影醫療“U+互聯網戰略”的一部分。記者通過宣傳片看到,在建立了“區域影像中心”的上海市嘉定區,社區醫院拍好了CT,成片第一時間就能全部傳到二級的中心醫院,電腦對所有成片進行自動排序,專業的影像判斷人員按照病痛緩急進行診斷,急診病人半小時就能拿到診斷報告。

“這就好比所有基層的患者開了VIP綠色通道,既不需要過來掛號,也不需要等待,直接就能出片。”薛敏說,嘉定區的居民在社區醫院就可以享受基于影像設備的體檢、孕檢、慢性病隨診、心血管等常見病、老年病隨診及相關的影像診斷服務,做到“小病不出社區”;在區級醫院,居民即可完成腫瘤的早診斷、早治療,做到“大病不用出區”。

基層醫院最難的是沒有人才,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尤其是偏遠地區的社區衛生中心,被戲稱為是“造磚廠”,就算有專業人才過來,待了兩年也為別人“蓋房子”去了。而有了“云端”技術后,影像中心相當于“大腦”提供“腦力支持”,社區中心相當于“手腳”,只需配備技術員操作機器。

薛敏說,除了上海市嘉定區,聯影攜手華大基因啟動建設以醫學影像數據與基因數據為基礎的精準醫療大數據中心,并在貴州打造全國首批“縣域精準醫療中心”,既解決基層醫療資源不足,又能成倍提升診療的精確度,實現“治未病”,帶動疾病由“治”轉“防”。

更多資訊,請關注儀器儀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