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近些年,隨著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行業技術的不斷提升,高端數控技術突飛猛進,不僅是五軸聯動,許多其他關鍵技術都已經實現突破。”國家重大專項“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專項(04專項)專家組成員王永(化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的產品在精度、耐用度等方面還與世界最先進的水平有較大差距。整個機床行業,特別是高端數控產品的進口率依然很高。”
數控機床是裝備制造業的“工作母機”,一個國家的機床行業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是衡量其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唯有擁有堅實的基礎制造能力,才有可能生產出先進的裝備產品,從而實現高價值產品的生產。我國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已將高檔數控機床列為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戰略十大重點領域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成績令人矚目,但國產數控技術產品尚有不少“短板”需要克服。產品可靠性不高,壽命偏短,控制系統不穩定,服務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都被許多人詬病。
一方面,我國數控機床還主要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高端數控機床主要依賴于進口。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曾經表示,“大而不強”是中國制造業的現實。現在,國內整個機床消費中進口量仍占三分之一左右。高端數控機床在精度和速度上跟國際前沿技術有較大差距,對進口的依賴更大。據相關行業報告顯示,高端數控產品的進口率達80%。
另一方面,數控機床系統和功能部件發展嚴重滯后也困擾著整個行業。王永在采訪中也向科技日報強調,這些年重大專項的實施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但必須看到,相比主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檔數控系統和配套件的研發和生產還處于一個相對落后的境況。此外,還有不少科研成果停留在高校和研究院所,離真正產業化和應用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