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會長、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陸川表示,經過十年波動,現在光伏行業已經進入良性平衡發展期。
陸川說,當前,很難有哪個產業從一開始就占據世界領先地位,光伏行業在過去十年內經歷了多輪波動,在2015年實現了全球最大裝機量,改變了“兩頭在外”的局面。十年間,光伏行業波動分為三個周期:2006~2009年的寒冬期,金融危機爆發,光伏業下游融資出現較大問題;2010~2012年的再次跌入低谷,國家4萬億的信貸支持推動光伏行業進入繁榮狀態,隨后產能嚴重過剩;2013~2015年的良性平穩發展期,國家陸續出臺多項激勵政策,企業兼并重組、重視生產效率。
陸川認為,2016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即將于4月20日召開的第十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意義重大,是判斷光伏行業走向、向社會和政府傳達光伏企業期望的一個重要窗口。比如光伏限電、補貼落地、稅收金融支持等。
樂葉光伏執行董事助理王英歌認為,在新能源發展問題上,政策制定者、社會各界的認識不太統一,盡管大家認為新能源會替代傳統化石能源,但對替代時間有分歧,對于新能源的印象常常是高補貼的代名詞。按照樂葉光伏的分析,如果利率環境支持,未來五年內光伏度電成本降至0.3元是有路徑的。2015年,高效光伏組件得到快速發展,國內單晶市場占有率提高至15%,預計2016年將提高到25%~30%,高效產品將驅動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逐步脫離對補貼的依賴。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