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大地震,各家廠商正在忙著整修機臺時,昨日清晨地牛再度翻身,但未對廠商造成影響,只是相較半導體龍頭臺積電設備能快速搶修復原,面板廠群創、彩晶則顯得孤立無援,主要是面板設備原廠技師都在中國裝機,無法調度大量人員來臺,使得修復進度慢,震出臺灣面板廠新危機。
本次南臺大地震,群創5~6代廠受創嚴重,群創擔心客戶跑單,希望能儘快復工,將震災的影響度降至最小,因此群創總經理王志超更是親自坐鎮監工,讓生產線能早日復工。
大廠緊盯群創復工群創臺南6代線生產39。5吋電視面板佔7成以上,更是全球唯一的供應商,主供三星、冠捷(TPV)與中國6大品牌廠,為擔心貨源不足,群創的復工進度,也成各品牌關注的焦點所在。
設備廠人員指出,本次臺積電與群創同為受災戶,但在設備維修卻有不同的待遇就可以看出臺灣面板廠面臨的危機,比紅色供應鏈更可怕。
他說,臺積電能快速復原,就是設備廠對于臺積電伺候無微不至,上百名日籍設備工程師隨傳即到,趕來臺灣處理,但是群創就很慘,由于目前多數的設備精銳人員都在中國裝機,使得人員來臺維修先后次序,就有明顯的差異。
面板廠的設備人員說,臺廠從2008年后,受限于資金不足、縮減資本支出,長期不蓋新廠,不但設備的新知斷訊,就連一流技師也不過來調機,相較于中國蓋面板廠如下蛋般快速,代理廠商近年來已陸續從臺灣遷至上海。
未來臺灣面板廠要進行設備維修,就得面臨如同10年前中國面板廠,修設備不但慢而且價格又貴,還有找不到人來維修的窘境。
臺廠設備新知斷訊IHS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指出,面板生產分很多段,只要有一段沒有修好,產能就無法銜接上,這也是本次維修困難的主因。
原廠設備技術人員有分裝機與設備維修2種人員,由于中國面板廠正在大量裝機中,多數的設備技師,包括維修的人員,都被調至中國裝機也是事實,雖然臺灣面板廠與設備廠都有簽定維修的合約,但就先后次序排,臺灣面板廠確實無法在地震后,立即找到所需要的技師來臺維修。
法人指出,相較于中國面板廠的資本支出,臺灣面板廠近年來并未再投入大量的資本支出擴充產能,因此設備廠在不愿得罪中國金主之下,自然于對臺廠的「關愛眼神」自然就少了許多,至于臺積電則不一樣,臺積電本身的產能規劃與超強的執行力,也是本次能快速恢復的主因。
更多資訊請關注建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