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7號文件。《意見》的基本原則是:市場倒逼與政府支持相結合,化解產能與轉型升級相結合,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得到有效化解,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
《意見》提出,促進行業調整轉型,鼓勵利用廢棄的煤礦工業廣場及其周邊地區,發展風電、光伏發電和現代農業。盤活土地資源,支持退出煤礦用好存量土地,促進礦區更新改造和土地再開發利用等多項措施。
據了解,目前國內多家煤炭企業已經進入光伏產業,例如內蒙古神華集團、伊泰集團、內蒙古鄂爾多斯集團、山西晉能集團等。其中,山西晉能集團除涉足光伏電站投資外,還涉及光伏電池、組件的研發與制造,晉能清潔能源于日前宣布其量產多晶電池平均效率成功突破18.7%,量產多晶組件功率大幅提升,270瓦組件產出比達到60%。截至目前,晉能科技實現了高效多晶、PERC、異質結三代業內領先技術的布局。
去年6月19日,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大同采煤沉陷區建設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今后每年實行的光伏扶持專項計劃將通過建設先進技術光伏發電示范基地、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等方式實施。同時,未來在政府財政支持和采購中,也將優先使用領跑者企業所開發的技術及生產的產品。
根據我國“十三五”光伏規劃意見稿,光伏“十三五”期間將建設12.4吉瓦光伏典型示范基地。重點建設山西大同、山西陽泉、山東濟寧、內蒙古包頭采煤沉陷區光伏發電綜合治理工程,積極推進安徽兩淮、遼寧、山西、內蒙古等采空區和備采區光伏發電綜合治理工程開發建設,規劃總規模15.4吉瓦,2020年建成容量超過10吉瓦。
中國重要煤炭資源基地之一,內蒙古包頭市由于長期的礦產采掘,沉陷區內礦體表層土壤剝除,地表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嚴重加劇,地表變形、崩塌明顯,導致大量的土地廢棄。根據日前公開的《包頭市采煤沉陷區光伏產業示范基地項目方案》,內蒙古包頭市遠期光伏規劃總容量為2吉瓦,本期1吉瓦,利用本期光伏基地片區的建設,解決采煤沉陷區部分土地閑置問題,幫助采煤沉陷區實現能源利用方式轉型。光伏基地的建設指標達到“領跑者”計劃的標準,推動光伏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并最終建成具有先進技術示范意義的光伏基地。光伏基地及光伏產業的建設有效幫助采煤沉陷區及周邊村民增收,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據悉,采煤沉陷區治理、光伏產業扶貧、光伏產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創新光伏規模指標管理有機結合起來,既解決沉陷區土地閑置問題,又統籌推進沉陷區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與生態環境治理,對于促進資源型城市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具有重大意義。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