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召開的第46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其會議的主題是“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考慮到WEF作為世界上最重要思想交流平臺的巨大影響力,相信這次年會后世界會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給予特別的關注。
不過很多人有一個疑慮:WEF關注第四次工業革命,就真有新的工業革命嗎?這個問題值得思考。WEF設定這樣的主題是有依據的,在2015年3月,關于軟件和社會未來的全球議程委員會,對世界上800多位來自信息和通訊技術領域的公司高管和專家,就“技術是否迎來轉折點”、“什么時候技術的轉折點會到來”等問題開展了調查問卷。他們通過對回收的816份問卷深入研究分析,發現大部分高管和專家認為當前世界正在迎來很多改變生產和生活的新技術,我們正處在新技術革命的浪尖。WEF主席克勞斯·施瓦布甚至說:“這不是下一次的技術革命,它已經在這里了!”
新的工業革命已經發生了。可是前兩年美國著名社會思想家杰里米·里夫金出版一本暢銷書《第三次工業革命》,怎么馬上又發生第四次工業革命了呢?這是由于對前兩次工業革命,專家學者認識比較一致: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中期,以蒸汽機出現為重要標志,讓人類社會生產進入了機械化生產的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末,電力的使用和流水線作業產生,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產力水平。而對于下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人們則有不同的認識。
里夫金認為:歷史上數次重大的經濟革命都發生在新的通信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之時。他認為近些年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的出現,并相互結合讓我們迎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而如施瓦布等很多專家則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發生在20世紀中葉,以大型計算機、個人電腦以及互聯網為標志的信息技術的出現,使人類實現生產的自動化。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上個世紀以來出現的信息革命,也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礎之上發展產生的。
如果認同WEF對工業革命的劃分,那么,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技術標志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的特點?我用通俗一點的語言說:第四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技術特點是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機械化、大規模生產為推進方向的工業化,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以信息處理、信息交換為方向的信息化,第四次工業革命則是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與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3D打印技術推動下,開始的生產與服務智能化、生活信息化及智能化的全新革命。
這些技術應用是不是非常遙遠的事情?上述對800名高管和專家的調查顯示:91.2%的公司高管和專家認為,到2025年10%人穿的衣服將連接到互聯網;而81.1%的受訪者認為那時,5%的顧客產品是3D打印;另外,78.2%的受調查者認為,10年后美國道路上行駛的汽車中10%是無人駕駛汽車。同時,作為普通百姓,想想智能手機、網購、微信和網絡約車等新興技術應用,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就可以感受到新的工業革命真的正在我們的身邊發生。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而且來的速度非常快,影響范圍非常廣。正如施瓦布所說:“如果與此前的工業革命相比,第四次工業革命不是以線性速度前進,而是呈幾何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