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研究人員取得定向自組裝半導體制程突破

時間:2016-01-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研究人員表示,金奈米粒子能像是鏟雪機那樣運作,在磷化銦(indiumphosphide)或其他半導體材料層翻攪而過,形成奈米通道。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與IBM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溝槽(trenching)技術,能被用以透過定向自組裝(self-directedassembly)來打造元件。

研究人員表示,金奈米粒子能像是鏟雪機那樣運作,在磷化銦(indiumphosphide)或其他半導體材料層翻攪而過,形成奈米通道。這種技術可望被用來在所謂的實驗室單晶片(lab-on-a-chip)元件上整合雷射、感測器、波導(waveguides)與其他光學零組件,支援疾病診斷、篩選實驗性材料與藥物、DNA檢驗等等。

金粒子的通道挖掘能力是偶然被發現的,在一個因為污染物而失敗的奈米線(nanowires)形成實驗中;NIST化學研究員BabakNikoobakht表示:“一開始我們非常失望,”但是研究團隊無心插柳,發現污染物是水。該實驗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影像顯示,結合水汽的金奈米粒子導致了長長直直的奈米通道。

在磷化銦半導體的表面上形成的表面定向奈米通道電子顯微鏡影像;那些奈米通道是利用金催化汽態-液態-固態蝕刻制程所形成,而其位置則是由沉積的金圖形(pattern)所定義。

研究人員取得定向自組裝半導體制程突破

研究團隊接下來梳理出實現該蝕刻制程所需的化學機制與必要條件,選擇性地在半導體表面涂布金并將之加熱;一旦加熱完成,底層的磷化銦就會融入金奈米粒子,形成金合金。他們接下來將加熱的水蒸汽導入系統,發現當水蒸汽溫度達到攝氏440度以上時,會形成長長的V型奈米通道;那些通道下方的直線路徑,是由結晶半導體內的規律重復晶格所支配。

研究人員也能將上述技術應用于磷化鎵(galliumphosphide)與砷化銦(indiumarsenide),這兩種半導體材料也是屬于三五族;這類化合物半導體被用以制作LED,或是支援通訊、高速電子等應用。Nikoobakht表示,他相信這種蝕刻制程經過調整之后,能被用以在矽等材料上制作通道圖案。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